从苏州至开封,走陆路约一千五百里,乘马车十天可至,大宋自与契丹和议之后已承平十几年,天下倒是太平,可自五代时荒山野岭便有不少逃户,沿路难保没有拦路剪径的毛贼出没。
林贵平虽然拳脚不弱,但神药须万无一失运抵京师,且马车颠簸心忧吴梦骨子弱,故选择自江南运河北上,经常州、润州跨过长江再经洪泽湖、宿迁至汴河,由汴河入京。
时已初秋,西风渐进,船家转动风帆适应斜风前行。
自苏州至润州水路三百里,运河上白帆点点,有运送米粮的大型铁斗舟,也有长长尾撸,两侧七八支长浆行走如飞的飞蓬船,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苏州至润州河段水流平缓,逆流而上一个时辰约行十里,比步行还慢,一日行船六个时辰,夜里靠岸停船,快则五日、慢则七日方可至润州。
上次吴梦北上处理润州矿难,无心观看两岸的风景,一直呆在船舱里,此次心情较为放松,除了夜里和午休,一般都呆在船舱外,景灵和丁睿在一旁相陪。
丁睿推着吴梦立在船头,灰色学子袍在西风吹拂下猎猎作响,头挽发髻,足踏鹿皮靴,高挺的鼻梁、轻抿的嘴唇。
十一岁的少年虽脸上稚气未退,但比同龄少年明显多了些成熟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双清澈灵动的双眼,里面却是蕴含着不属于这个年代的智慧。
苏州民间富庶,蜂窝煤一经推出用煤者甚众,苏州城内几达八成,苏州无煤,初始煤自徐州由运河水运而来,路途遥远,丁大胜与润州官府合营开采长山煤矿后,所采之煤自运河南下,时不时可见顺流而下的运煤船。
吴梦看着这些仅仅三四百石的船只缓缓行在运河上,再低头瞧瞧船下的流水,顿时明悟。
此时是枯水时节,长江江岸继续向南淤涨,原比钱江潮有过之无不及的“广陵潮”已完全消失,长江河口已东移至海陵(今泰州),江南运河的水源更加枯竭,而原用于蓄水的练湖水位足年下降。
至秋冬水位最低时,全线最浅处仅能行三百石的漕船,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于运河上修筑船闸,保证枯水时的水量。
历史上一直到治平四年才正式修建京口闸,至1100年建成,闸室南端为埭埔,北端为闸,可以引潮和通船。
现今江南运河南粮北运每年就达4、500万石(担)之多,秋冬时节枯水期行船缓慢,装载又少,既影响运力又影响两岸靠着运河为生的百姓收入。
要致富、先修路,水路也是路,修建船闸抬高水位才是正道。
在webnovel.com支援您喜歡的作者與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