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四十六章

所以这个著作在《红楼梦》研究当中是功不可没的,它里面所讲的问题,对它的看法它是一个美学角度的评论文章。

  要知道它虽然讲人生,说《红楼梦》写的就是人生的这种欲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永远是痛苦的,这是他的观点。

  因为人就像钟摆一样,摆过来摆过去,都是在痛苦欲望之间,不会超出这个。

  所以他认为用这个观点解释《红楼梦》,就比如像贾宝玉看到他的未来就是贾雨村贾政第二,他不愿意再走这样同样的路。

  此外贾宝玉越是有欲望,他希望过那样的生活,他希望得到像林黛玉那样的爱情,那么这些又是不能够实现的,所以他就永远在痛苦当中。

  并且贾宝玉最后怎么办呢,出家是一种解脱,人生是永远不能摆脱痛苦的,因为你人生老是有欲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就永远是痛苦的。

  那么怎么才能够解脱呢,就像贾宝玉那样,这是他特定的想法。

  但是我觉得《红楼梦》评论的价值不在于这儿,在于《红楼梦》的美学的批评,美学的鉴赏。

  他提出来中国两部悲剧作品,一个是《桃花扇》,孔尚任的长篇传奇;另一个就是《红楼梦》,而且他说《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

  这样引进悲剧的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王国维是首功,地位是很高的。

  而孙玉明先生认为,对于王国维先生这边,首创之功不可没,他也是承认的。

  但是老先生觉得现在红学界对这篇文章评价非常高,而他当时之所以没有引起反响、后继无人的原因:第一是当时咱们的留学生太少,了解欧美的人还太少,那么它引不起反响。

  第二是他这个文章现在仔细读一读,给我们现在研究界基于用欧美的方法,弗洛伊德、尼采的理论来肢解文学作品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王国维先生是一个大学者,他驾驭起来游刃有余。

  就说让你读着非常什么,他纯粹用叔本华的理论来解释人生可以,来解释《红楼梦》不可以,《红楼梦》虽然写的是一部人生的悲剧。

  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那种思想和叔本华是不一样的,叔本华所谓是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来自于欲望,这样解释人生我觉得有时候行得通。

  可是《红楼梦》表现的不是这样,《红楼梦》表现的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是美中不足的。

  人生许许多多的美的东西被毁灭,它又无可奈何,无法挽回这样的一首悲歌。

  所谓的人间是有许多乐事,只不过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