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 零二章:三辞太子

李世民的语气很平和,让人听不出喜怒。

  李靖暗自品了一下,也没想清楚李世民现在是什么心态。不过,最惊世骇俗的话已经都说过了,剩下的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臣甫被任命学院祭酒之初,本以为这里就是用于教导培养军事才俊的官学。但臣与其他博士商讨愈久,便愈能体会殿下的先见之明。”

  他向四周行了个团礼,面带敬佩的说道:“臣也是思索了多日才想明白,原来殿下集结大唐军中精粹于学院,不但只为了教导传授,更是为了研究。”

  李世民纳闷了,这李靖体会到什么了?要研究什么?

  殷清风出于保命的顾虑,没事儿的时候就琢磨李世民的为人。

  李世民广收美色却只钟爱长孙氏;善写飞白体却独喜王羲之的字;善用人却不轻易信任人;善当众纳谏却私下里发脾气...

  李世民一生都尊重李靖,但却不信任他。

  李靖算是挂了边儿的宗室、他只忠于唐朝而不是忠于李世民、他没有参与李世民夺嫡的过程,更没参与玄武门之变、他不会阿谀奉承、他....

  总之,他单凭着军功获得在大唐的地位、获得李世民的尊重。

  殷清风搞出这个军事学院太重要了,学院行政的一把手必须是他的盟友。不但是盟友,而且是相互信任的那一种。

  历史上,李靖的年龄、身份和性格,限制他向李世民做出迎合的事情,而且他也深知李世民多疑的性格。所以,他在李世民面前,始终恪守君君臣臣的那一套、在朝堂之上,又“恂恂然似不能言”,从不乱发意见...

  李靖本身就家学渊源,在唐初百官中又德高望重,为何他的子孙后辈在李唐一朝始终名声不显?是他的子孙都太蠢?是他不会教?还是教了别的家训?

  这三个疑问看看李靖的性格和经历就知道了。

  等突厥衰败之后,李靖就知道这大唐的江山已经安稳了,接下来就是几百年的享受期了。

  深知宦海难渡的他,既不主动为两个儿子请官,也不阻止儿子李德謇与李承乾交往,反正李世民多少会看在他的面子不会处死他儿子的。而他的儿孙经过这么一折腾反而可以远离政治了。

  殷清风能说动李靖配合他向李世民进言,就是一再保证不管李靖想怎么安排他的子孙,他本人以及他的后人都会保证李靖后人会荣华富贵。

  当时殷清风说道:“若代国公按照之前的想法,到了晚年后闭门不出倒也没关系。但现在代国公身为学院祭酒,以后从学院走出来的每一个将领都算是代国公的学生。就算代国公不想后人为官,恐怕那些学生也不答应。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