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殿下,按说湖广,四川糜烂,北部不靖,我朝该尽快平息战事,也好平复天下,但是以往张贼、李贼都有招安,结果却是蛰伏危害日烈,流贼毫无信义,不可全信啊。”
礼部尚书李日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正是,此种奸贼无德无义,不可轻信,还是剿灭的好,”
林欲楫忙道。
“诸卿思量很对,昔日熊文灿竟然让张献忠在谷城安心休养,政事军务全都托付,让张献忠有了喘息的机会,此事再无可能。”
朱慈烺笑道,
“此番招安,罗汝才只能保持自己五千军力,成为朝廷的军将镇守一方,且只能管辖军务,政事轮不到他插手,接受这个条件可以招安,否则不许,”
朱慈烺看向众人,
‘诸卿,其实本宫之所以同意招安,陛下也首肯,其中有个关键,罗汝才和他的军师李岩在大别山区和武昌府轻徭薄赋,减少百姓税赋徭役,很得民心,他的麾下军卒敢为罗贼玩命,战心比昔日张贼所部还强,说来惭愧啊,就在朝廷中很多官员军将趁着战乱大肆抢掠百姓的时候,流贼中有人竟然做到了这点,真是让人唏嘘啊,’
朱慈烺的话让大殿内安静起来。
这事确实打脸,不说地方上的一些官员和军将横征暴敛,就说朝廷还征收着辽饷练饷呢,虽然减半了,毕竟还有。
当然,朱慈烺绝不会提罗汝才这厮为了维持大别山中的好人卡,先后劫掠了南阳府和汝宁府。
让罗汝才营造出的虚伪一面打脸这些傲娇的所谓士大夫吧。
“因此本宫以为罗贼和李岩算是人才,可以招安,当然还有一点,如果死斗不休,大别山是个大麻烦,”
相比朝廷所为,大别山区的几个县人心被罗汝才收拢过去。
现在那里的百姓只认罗将军,不识得朝廷,而且受困地势,骑军征讨不易。
官军急切间没法全力剿匪。
罗汝才如果退往大别山,可能要经历数年的剿匪,大别山周边还得布下数万精兵。
这是个沉重的负担。
“只要其能应允留下少量兵力,等同昔日的袁时中,招安不无不可,”
周延儒投了赞成票。
一些大臣瞄着他心里腻歪,周延儒你个混蛋,倒向皇家太爽利了,就现在这个模样,怎么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一点制衡没有,是不是官员任免的庭推都听皇上和太子的,你还有何用。
其实周延儒心里苦,他被按住了七寸,挣扎无力。
散朝后,朱慈烺被崇祯留下。
在webnovel.com支援您喜歡的作者與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