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创业比较容易,大概是从现在开始,慢慢难了起来。
早些年的海归都是香馍馍,回来后只要做一个“中美职业对比”,什么行当美国有了中国没有,直接就可以山寨创业。或是日国、韩国也行,甚至反向把中国有的国外没的,在国外创业也行。
以前唐觉晓经常吐槽,中国每条街都是药房,美国每条街都有健身馆,搞得国人都是药罐子似的。后来也不记得是从哪年开始,国内健身房就花开遍地了。
健身房在中国的适应性比欧美其实强很多,国外很多地方楼房限高,一个小区居住人数上限就在那,而中国的小区,随便一个就有三五千人。这三五千人里哪怕只有10分之一的人办卡,那也是三五十万人民币打底。
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到十分之一,但可以用欧美的数据来估算大概。
欧洲健身房超过6万家,健身行业年总收入超过350亿美金。查到了这个数字后唐觉晓又看看中国的情况,每周至少健身一次的人目前是3.8亿……记得重生前看到过是超过7亿。
直接按照比率,中国健身者能养活的健身房能破10万家,行业年总收入估计也能有几百亿美金。
那么健身教练总人数就可能有好几十万,这是一个大数字。
再结合日国的情况考虑,身体健康三分练七分吃,很多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运动更关注,日国各种单位、学校有硬性要求,三五百人就要配备一名营养师,整个日国有数十万个营养方面的从业人员。
如果中国按比例去培育这方面人才,那么规模就可能是百万岗位起步。
唐觉晓原先只是想健身房占地面积大,如果要做重资产,做这个很有前途。紧接着想到健身教练哪里来?可以从退伍军人中大批量转换。紧接着又想到运动和营养是分不开的,如果把健身教练往运动+营养来培训,那产生的岗位更多。
不仅仅可以从退伍士兵里找人,甚至可以扩大到退役的运动员。
士兵退伍本身就能拿到一笔钱,外带还会给介绍至少还行的工作,运动员的情况就差远了。
运动员训练更苦,身体受伤更严重,中国的运动员大多都是小时候就开始训练的,文化程度也很差,很多运动员一旦退役,甚至连谋生能力都缺乏。
前世看到退役运动员街头卖艺……这还是拿了金牌的,没拿奖的谁知道他们在干嘛呢?
原时空唐觉晓对这些无能为力,但现在的他可以做到很多。
在webnovel.com支援您喜歡的作者與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