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60章 NBA321理论(三)

西尔弗伯格先生总结道:“当球击中篮板时,它将失去大部分的能量,这就意味着你不必过于精确得去瞄准。”

  这个3.7米,再将球员的脚长考虑进去,恰好是在40线上。

  如果将大跳步考虑进去,以“行进间高抛打板”技术来投篮,踩着50线向前大跳步,恰好可以进入最佳打板距离。

  总而言之,当篮板方框之内有了九宫格,一个小方框对应一个反弹点,从蓝板上反弹的篮板球更容易判断了,打板投篮的投篮准星也一目了然了!

  小球四线理论的炮点太繁琐了,只能用来培养天赋和智商较高的个别球员,不适合团队。

  1315理论划时代的小区域划分,也有诸多瑕疵,一是实战与理论的小矛盾,二是忽略了脚长,三是没有考虑到人的记忆特点,四是没有考虑到视觉差。

  在实战之中,高位挡拆和卡位选择,都是在60线和40线之间摇摆,投篮时还得前后挪移一步才能进入准确的炮点位置,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点繁琐。

  73线就不用说了,球员要站在线外,脚长被忽略了,故此总是出现踩线投篮的情况;一个3分球和踩线的2分球,分数的差异,结果是不同的。

  油漆区之内,由于有进攻3秒的限制,进攻的第一选择,永远是三步上篮,最后一步的选择是多样的,包括小抛投、篮下打板、挑篮、扣篮,换手上篮、拉杆上篮等等。

  40线的三个炮点处于油漆区之内,和实战冲突很多,不仅无法挡拆,还没有根本玩不了挡拆,还没有考虑到三步上篮这门重要的技术,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NBA321理论,将小球四线理论、1315理论、图像记忆学、篮球战术、等等理论通通融为一体,完美的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将记忆学引入了篮球战术之中,并修正了1315理论之中的瑕疵,开创了大投篮时代。

  人的记忆特点,说白了就是左脑逻辑,右脑图像。

  任何一门记忆学都是充分利用左右脑的记忆特点,来完成快速记忆。

  炮点、准星、九宫格,都是利用图像记忆,培养球员自然很轻松。

  炮点的密码标记,这个是利用逻辑记忆,关键时刻的战术执行也可以保证绝密。

  在此讨论一下视觉差。

  在篮球比赛之中,经常发现,防守球员莫名其妙追着无球的球员乱跑,而放任持球球员空位出手!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个防守球员是弱智吗?

  当这个防守球员恰好是科比,恰好是麦迪,恰好是迈克尔—乔丹,你会怎么看?

  这个就是视觉差之中的奥秘!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