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部 经略 第七卷 都堂新贵 第二十三章 南北挥师击湟州

  崇宁二年六月,熙州的上空弥漫着浓重的战争阴云。在一系列的军令调动下,这里已经汇集了十万兵力,而在临时的经略司公署中,一众将领正在日夜商议着进兵路线。

  “如今我军已经数倍于羌人,所以没必要用什么迂回分兵之计,不若以这近十万兵马直扑湟中,羌人必定难挡锋芒!”

  “没错,以强势直捣黄龙,这才能给羌人最大震慑!”

  “只要一举拔了湟中,羌人必定会惶惶难以终日,接下来的仗也就好打了!”

  望着底下几乎全都认为该以全军挥师湟中的各部将领,王厚却是面沉如水一言不发。面前的那幅地图和沙盘他已经不知道研究过多少次,因此并不赞同诸将的盲目乐观情绪。他瞟了一眼一旁的童贯,见其丝毫没有赞成或反对的意思,只能轻咳了一声。此时,各式各样的议论声立时嘎然而止。

  “羌人的凭恃不过是巴金、把拶之险,而又挟大河之阻,所以才能分兵死守对抗我军。若是不能一举克复湟中,那么,等到青唐诸部兵马相继而至,西夏党项人再伸出援手,情势就难以控制了。依我看来,分兵为二才是上上之策,以主力自南路由安乡关西进,攻其正面;而派另一军由北路出京玉关,攻湟州背面,则羌人腹背受敌,必定难以抵挡。”

  此话一出,众将不由面面相觑,觉得颇有道理的人不少,但仍有人心中不服。须知王厚此前受诏命可临机专断,等闲将领并无反驳之权,因此不免有人瞟着童贯,希望这个监军能够提出反对。

  童贯此时却颇有犹豫,他不是那种不懂军事的内侍,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所以一时之间反而难以下决断。他身负监军之责,理论上虽然不能干预主将之命,但历来大宋用宦官监军,其实不少军策都能看见他们指手画脚的影子,所谓的“参赞”之权还是有的。权衡良久,他仍旧觉得不管哪一种进兵方式都有风险,脸上犹疑之色愈加浓烈。

  王厚见状沉吟片刻,随即借故离开,一个人伫立在了院中仰首望天,不多时,童贯竟也跟了出来。除了王厚的几个心腹亲兵之外,院中别无外人,因此两人自可无所顾忌。

  “王帅,并非我一味迟疑未决,只是……”

  王厚倏然转过身子,异常坚定地开口说道:“道夫,兵贵神速,如今我大军齐集熙州,想必早已为羌人所知,所以数日之内必须要进兵。此计我早已盘算良久,针对的正是地形和敌兵布置,你无须过疑。”

  “王帅,此战圣上寄予厚望,绝对是许胜不许败,你真有十分把握?”

  王厚自信地一笑,重重点了点头:“只要依我之计行事,此战必胜!”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