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十二章:恰逢其时

天子即是上天之子,神灵授以君权,秉承天意治理苍生百姓,古往今来的九五至尊皆不敢悖逆上苍预兆。

  可这“大喜”,究竟寓意何为?宸殿上皇帝不顾威严仪态,只手扶额半依于龙椅上,思忖良久,依旧百思不得其解。一时间,堂上百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片刻,他睁眼看了一眼郭志,问道:“司天令可知苍天之意?”

  郭志下意识抱拳,正欲语又顿了顿,“皇上,微臣以为……紫象象征着天家皇室,猜想大抵是后宫之中有贵人引来角木蛟,所以有此逸彩。”

  “贵人?”皇帝挑眉,觉着他说法新鲜,“能否指明是哪位‘贵人’?”

  郭志摇摇头,恭敬道:“皇脉之中,上为天子皇后,下至皇子公主皆为贵人,但要臣说具体是哪一位贵人,臣却不敢妄加定论。”

  “嗯……”皇帝听此稍有失落,对着众人问道:“那各位爱卿对此有何见解?”

  少顷,一老臣站出来说道:“皇上,由微臣想来,此天象或许预兆着即将有新皇族血降诞……”

  皇帝英眉微挑,“哦?爱卿有何依据?”

  老臣继续说道:“紫气从皇宫中而来,皇上又正直壮年,如今已诞下十八位皇子一位公主,此前皆有预兆,想来这次定也是如此……”

  皇帝听完,默不作声。此前虽有先例,不过只是生逢其时。譬如大皇子诞时,后不久先皇成功开凿运河,五皇子诞下时,又正是新帝就位,就连太子诞时,也只是百姓收成较好的一年罢了……这样说来,他们的诞生与天象无关,也并非什么预兆。

  且还有一方面,皇帝如今独宠荣贵妃,十八位皇子的生母中不知有多少人被皇上无视着,虽住着华丽宫殿,却宛若冷宫一般,上一次见着皇帝不知何年何夕。荣贵妃专宠多年,但也却只养育了一位公主,皇上已许久不再有新皇子诞下了。

  要是正如那老臣所说,若是此时又添了一位龙胎,那定是皇上与荣贵妃所育,那往后不知又是如何的“三千宠爱于一身”,更加令后宫妒忌,牵扯前朝不安。这倒说不清是福是祸。

  没想到一句本该不言而喻的话,却让皇帝闪过一丝惊喜神色,只是一瞬又恢复原貌。而后平静问道:“还有谁有独到见解?”

  这时另一臣官也站出来说,“皇上,臣有一猜测,却不敢在圣上面前多言……”

  皇帝抬手一挥,“你但说无妨,说错了朕不罚你,说准了朕还有赏!”

  他便不紧不慢地说道:“臣曾读过一些关于星宿之象的书籍。古有一书名为《星经论》,当中所写角木蛟主吉,适宜嫁娶。如今皇上膝下有十八位皇子,一位公主。如今前十五位皇子已成家婚配,十六,十七,十八皇子和公主恰值年纪,有此天测,说不定是与皇室婚嫁有关……”

  这话听起来倒是靠谱许多,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皇帝口中念叨,“十六,十七,十八,还有公主……”想来确实,眼下只有这几人还未婚配。只是皇子也就罢了,偏偏这里面还有她最疼爱的幸儿……

  若是苍天真要她结缘,他倒真是舍不得……

  两派说法立刻引得群臣吵闹不休,惹得皇帝也甚为心烦意乱。看着满堂乱局,只好沉声道,“爱卿们皆退吧,容朕再好好想想……”

  ……

  正午过后,灵英殿上,皇帝诏了王仪来见。

  平日里这个时候正是皇帝用了午膳服了药睡下休憩时,不知这时诏他前来是什么原因。

  王仪虽有玲珑心肠,但此刻却也匪夷所思。等他匆匆而来行礼起身,却见皇帝端坐在大殿之中,桌上珍馐菜肴丝毫未动,这不禁令他心中稍有不安。

  见他来,皇帝淡淡问道:“你可知今日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

  突如其来的问题令他不知皇帝故意试探还是有别的目的,明知他“不问世事”,却发其问,心里边琢磨边回道:“前朝之事,臣下不知……”

  皇帝缓缓道,“司天令郭志今日在朝堂上呈报。说角木蛟闪烁,微显紫气,天有逸彩,此象寓意大吉。你如何认为?”

  王仪颔首,回道:“皇上这是为难臣下,臣对天文一事并无研究。”

  皇帝又道:“还有人说,这天象意味着皇家婚嫁,如今朕膝下有三位皇子和公主尚未婚配,却又正合年纪,所以这吉兆说明朕该顺应天意,替这些皇子公主们各行婚配,你又意为如何?”

  王仪依旧不动声色地回道:“臣……不明白……”

  皇帝冷笑一声,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悦,“你语气里明显有迟疑,你且把你所想说来与朕听!”皇帝厌恶王仪一再不正视他的问题,此刻最是皇帝烦恼的时候,偏偏这个“最了解”皇帝之人一再回避,自然惹得天子盛怒。

  王仪长须眉微挑,他恭敬道:“臣并无迟疑,圣上英明,想必心中早有推断。”

  “我看你是故意不回朕的话!”皇帝虽有怒气,但他看着王仪满头的银发,以及苍老的面容。以往他一直尽心竭力地替他分忧,可人无完人,也不忍心再过多指责,长叹一声,“罢了,你且退吧。”

各位晚安。

  有些情节对话我觉得需要多想想的,就会把外在“多余的”描述写弱化,重点突出对话,别的需要看官自己发挥想象!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