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八十六章:万王之王

  僧侣们面面相觑,擅自改动千年流传下来的宗教体系是绝不可能的,可是假若统治者执意要焚烧寺庙,勒令僧人还俗,僧侣们却是没有办法的。

  在朱骏看来,他原本以为印度教是较为温和的宗教,直到通过南北镇抚司和徐达昌的折子才知道这个宗教是多么的残酷,表现的最为残酷的便是等级制度,所有的等级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级(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个等级。而等级制度也同时衍生出了在后世举世闻名的种姓制,种姓制虽然无碍于朱骏在印度的统治,可是改变这个游戏规则,将汉人纳为高种姓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汉人的殖民统治才能一直维系下去,并且成为印度的一部分。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种比较混杂,有非洲类型的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类型的黑棕色人种、类似我们中国人的蒙古人种和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达罗毗荼人,后者是最大的群落。,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人冲突,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并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

  雅利安自己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Rajayana,后来名称改成了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最后婆罗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首陀罗,首陀罗的最初来源不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还包括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生的混血后代。吠舍往往是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

  在雅利安征服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种姓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其顽固性和凝滞性,各个种姓之间不会转化,在东亚、中东、欧洲,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成为高官贵族,甚至皇帝国王,可以去当红衣主教、阿訇,但在印度基本不可能。种姓制度建立后,不仅永久固定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地位,还固定了他们的职业,限制了各个种姓间的社会交往和婚配。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