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祸得福(为掌门“一厢情愿丶”加更1/5)

  “大都督,此二人不能轻易饶恕!”

  李衍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说话之人是太学生中的一人。

  此人,五官端正,眉宇间透出一股坚毅。

  李衍看着他,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道:“学生陈东。”

  听陈东自报家门,李衍心道:“原来是他!”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的六贼之名,就是陈东给定的。

  蔡京等六贼,三人被诛杀,一人放归田里,另两人也实际上成为了戴罪的逃犯,可以说,陈东是始作俑者。

  东京危机,金军包围东京汴梁,并向宋钦宗赵桓提出要求: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各万头,绢帛一百万匹;把燕云两地之人一律遣返原籍;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和这三镇所辖的全部州县治与金国;赵桓尊称金国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

  赵桓在金军紧逼东京之时,本来也打算像他老爹赵佶一样逃走,但在李纲等人的强烈劝谏之下才不得不留守东京。

  不过那个时候的赵桓,严重缺乏抵抗的决心,便与李邦彦等投降派一道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宗望的条件。

  后来,李纲组织人马积极抵抗,种师道等人又带来了二十多万勤王兵马救援。

  赵桓才转为主战。

  再后来,姚平仲发动了偷袭,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

  姚平仲不敢担当罪名,逃走了。

  这样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开始幸灾乐祸,并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了大祸。

  赵桓听到这些,又改为听信投降派的话,变得惊慌失措,然后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和种师道撤职。

  听说朝廷要解除李纲的职务,并妥协投降,陈东非常愤怒,立即带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

  后来,这几百人滚到了几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太学生。

  有人可能会问,宋朝有这么多太学生?

  这得说赵佶、蔡京等人办的太学太成功了。

  每届三千,学时八年(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对学生学习年限掌握比较灵活,很多不到八年就毕业了。),一届一届又一届,慢慢的,太学生积累的越来越多。

  不过因为官位有限,所以太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本上,连一成的就业率都达不到,大多数太学生毕业了之后,是没有机会补官的,尤其是寒门学子。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