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150年7月31日清晨,巨大陆腹地,巴尔卡什湖以西,骆沙联邦共和国境内。
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除了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以及零星的几株沙枣之外,就只有那座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了。
远远的从高空俯瞰,就像顽童在海滩上垒起的沙堡。
空中,朝霞映衬下,一支庞大的机群正朝这边飞来。为首的,是一个中队的8架单发中型战斗机。
全是去年交付的第32批次“战-10B”战斗机。
与“战-10A”,以及之前批次的“战-10B”相比,第32批次最显著的变化是在进气道前段增加了2个斜置的轻载外挂点,能够用来挂载导航吊舱与指引吊舱,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对地打击能力。
“战-10B”也由此成货真价实的多用途战斗机。
凭借无与伦比的敏捷性,“战-10B”依然是空优战斗机,具有第三代战斗机中最出色的缠斗性能。
因为非常敏捷,操作的响应速度极快,所以在私下,飞行员喜欢在其官方名称前面加上一个“迅”字。
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为不同。
“猛龙”变成了“迅猛龙”。
除了敏捷之外,“战-10”战斗机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便宜,不但采购价格低,使用与维护费用也很亲民。
正是如此,“战-10”成为了帝国空军,乃至全球装备数量最多的第三代战斗机。
迄今为止,仅在帝国空军的装备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000架,还有1000多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
按照厂商估计,“战-10”系列的产量将会超过5000架。
在“战-10B”机群后面,是一个中队的8架双发重型战斗机。
就是绰号“霸龙”,又称为“霸王龙”的“战-11B”。
严格说来,“战-11”才是帝国空军第一种,或者说理想中的第三代空优战斗机,一度被帝国空军寄予厚望。
可惜的是,“战-11A”在首飞之后不久就因为发动机不够可靠而全面停飞,批量交付时间也一再推迟。
等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战-10”已经批量交付给空军,才用了“11”的编号。
跟“战-11A”相比,深度改进型的“战-11B”,主要就是换上性能更好的雷达,并且在发动机舱采用统一标准接口,能按客户要求采用其他发动机。其他方面的改进,都以提高战斗机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为目的。
要说的话,“战-11”才是真正的纯空优战斗机。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