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五十七节 俾斯麦开始行动

也是因为国力弱,作为普鲁士的外交官,俾斯麦才需要如此小心翼翼的寻找到一个对普鲁士最有力的时机,而英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帝国,他们随时能够创造时机,不是时机也是时机。

  普鲁士是小国,如飘零的树叶,想去往想去的地方,就得耐心的等待那股他们想要的清风到来,然后努力的迎风飘荡;而中英是他们本身就是大树,那大风就是他们扭动身躯招来的。

  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现在又接壤了,以这两国的历史仇恨和民族矛盾,一场战争是迟早都要打起来的。

  野心勃勃的沙皇,又在黑海地区建立了海军,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傲慢,中国并没有对俄国在黑海建立海军表示什么态度。

  凡是在黑海地区的海军力量,都会跟奥斯曼帝国有或多或少的矛盾,因为那两道关键位置的海峡。

  中国有,俄国有,奥地利也有。

  而且这些年中国联合奥地利多次向奥斯曼帝国施压,双方签订了许多相关条约,虽然依然没有争取到海军的自由过境权,但商船的自由过境权已经取得,奥斯曼帝国在有英国强力支持的情况下,一次一次拒绝中奥两国提出的军舰通行权。

  在俾斯麦看来,这绝对是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失误,作为一个小国,他们事实上是在保卫他们能力之外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已经带不来任何经济利益。作为一个海军力量已经非常衰落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掌控海峡并不能带给自己足够的海权优势。海峡只能成为黑海国家头上的一道紧箍,当年英国宣布执行海峡法案,试图控制英吉利海峡的时候,还跟荷兰爆发过多次海战。奥斯曼帝国却要面对中国,奥地利和俄国这样单独拿出来一个都比他强大的多的国家。

  如果单独一个俄国,奥斯曼帝国的坚持还有战略意义,因为这至少能保证俄国的黑海舰队不至于从海峡通过袭击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的沿海,更不至于突袭伊斯坦布尔。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还有一个中国,中国在奥斯曼帝国另一边已经取得了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连英国都无法在这里立足,奥斯曼帝国坚持的也只是一个伊斯坦布尔的心理安慰。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其实并不需要直接从海上突袭他们的首都。而且以现在的军事技术来看,从海商攻占要塞防御的城市是不合理的。

  如果是俾斯麦,他可能会选择彻底开放海峡。然后在海峡两岸,尤其是那条宽度还不及一条河流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设置严密防守的要塞群,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用陆权控制海权的地方。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