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266.河东世家

    河东安邑,以卫氏家族为首。

  古时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康叔封为卫,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因动乱沦落为小国,最后只剩帝丘(后改名濮阳)一城。势力虽小,卫国却也是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八百余年,传三十五君。被秦所灭后,其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为姓。

  因此,卫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后望居河东郡。两汉时期出过卫绾、卫子夫、卫青、卫暠、卫宏等名人。

  便如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人云“卫地自古多君子”,卫氏初兴于名将卫青,后人则以儒学而显。东汉明帝时,卫暠以儒学声名大显,为朝廷所征召,却因路途和身体不佳,赴洛阳就任途中卒于安邑,朝廷在安邑本地赐所令葬之,家人便留居在此,世代以儒学传家,虽未有大显贵,却也能为士中清流。

  卫暠的四世孙中就有蔡琰初嫁时的丈夫、已病逝的卫宁。而卫宁的长兄卫觊,字伯儒,少年时已以才学得郡中显名。

  才刚开春,邓季所任新河东太守张义尚未到任,不过安邑城内已为卒兵占据,也有文吏在给民户们分配土地,先忙春耕事宜。

  虽然见不惯河南所行事,却也不得不承认城内外治安因河南卒兵好了许多,沿途所见,街上乱民、乞讨者几乎已不可见。

  二十余岁的卫觊就坐在牛车里,带着十多名部曲往城外行去。

  所遇的卒兵,尽在斜眼打量牛车中的大族公子,眼神中尽是藐视,卫觊只视若不见。

  自家这样的本地人,在河南卒兵眼里反倒成被驱逐的外人,其等得以主人自居,真是岂有此理!

  离邓季给出的最后时限还有月余,若留下,全族将被拆散,部曲也难保,卫觊已与族中老人们合议过,全族将迁往兖州去,如今正在准备行装上路,再有十余日,便可离开。

  最大的恨事,就是安邑城外两千余亩良田不能带走,时限到后要被河南收为公田按户分给民众,如今就是想贱卖也无人敢买,这得多大一笔损失?

  卫觊这般很少为生计而发愁的人,也在为两千多亩地感觉到痛心。

  投奔曹操后,一切又得重新来过,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再得这许多田地。

  万幸卫氏历来还算善待部曲的,散去改投官府的人还不算多。城中有几家也准备搬迁的,还未走成,部曲已散得一干二净,要比卫氏凄凉得多。

  邓慕安实可恶!

  顺街道一直往北,出得城门。

  河东尚未编组新户籍,卫觊出城门时,守卫的卒兵也没多过问他。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