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兵荒马乱来种田

各种版本简介—— 一句话版: 时过境迁,你是否依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带着作弊器穿越到经济倒退生产力落后的特殊年代,柳家三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 : 栽桑、养蚕、织布、种田……一年四季,追着时令节气安排农业生产; 纳赋、服役、苛捐、杂税……原来农家还有这些附赠项目,叫人一点乐不起来; 灾荒、匪盗、兵祸、逃亡……想安安稳稳种地可实在不容易。 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悲惨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冷酷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癫狂混乱的时代…… 穿越不仅是风花雪月的臆想,种田也不只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作弊器,它可能很不靠谱——许多事,都跟以为的不一样。 而柳家人,只想做农民。 柳家自述版: 种田,俺满是认真的。 剧透版: 普通的现代一家人穿越到大融合的古老时代,应该怎么活下去? 北疆、南荒、西域、东海…… 盐埠、茶路、驼队、马帮……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一切,在此交汇。 严肃版: 一篇真正的种田文 一部轻.历史小说 本文自叙版: 我是正剧 我以为我不狗血 但我不能保证 友情提示: 本文可能粗长 有男主

三瓣儿家主 · Tổng hợp
Không đủ số lượng người đọc
275 Chs

第144章 归仓

今年柳家的菽豆,一亩收了一石半还多,得算高产。

  她家的粟地,亩产也约合一石半,却只能算低产。

  因为比平年之中最低产的时候还不如。

  柳家人却觉得,跟别家比起来,有这水平也很不错了。

  起码恁将近四十石粮食,算是在千百张虫口之下收回来个“大头”。

  里间大多数人家的粟地都没有超过这个产量——最终坐实了年初时,一些老人们的预测。

  晒过的菽豆有三十九石,全部都被收进了“地窖”。

  晒干的粟和黍,最后也收入了“地窖”。

  实际上,柳家的地窖里,只各存了几石略做遮掩,加上之前剩下的两石麦,目前储存的粮食一共不超过十石。

  其余的大部分,当然都堆进了金山脚下的空隙里——用柳全的话说,挤一挤,空间总会有的。

  这些还未脱壳的粟米,首先要用来缴纳今年的赋税。

  按着目前的“最低标准”,一亩收税一斗,六十亩便要预留十石,剩下的三十石才是可以作种子和口粮的。

  单指着这些粟作一家人的口粮的话,带壳的谷打成米粮能剩下个六成多,约二十石,将好每天五升多一点,肯定不到六升。

  干农活消耗大,这几升粟米,他们一家三口人光吃吃喝喝就吃完了,不会有任何富余。

  山下的五亩黍地,产量显然又低得多了,一共收不到七石。

  一亩地只产出了一石多一点,自然不能算“大头”。

  柳奕估摸着,把这些黍,除开来年的种子,再舂去了壳,勉强能够她家做一年炸糕。

  隔三差五解个馋什么的还行,想当干饭顿顿吃就肯定不能够了。

  再加上恁几十石豆子……

  嗯,辛辛苦苦半年,也算是收回了一年的口粮,饿不死人了。

  按照之前的柳家人的消耗情况看,与今年的产出基本相当、有时候还能再多一点……哪怕普通年景里收获了更多粮食的时候,还是吃用不到头。

  她家肯定不能光考虑吃吃喝喝的问题,因为粟谷也是“钱”,办什么事都得用它结算。

  现如今,空间里的土地,除了桑田之外,还有一点辣椒、一些豆藤和瓜秧还在照旧生长,其他蔬菜基本都拔光了。

  以今年粮食的收获情况估计……里间老人有一个说法,不知是什么“农谚”还是“老话说”了:灾荒既已起了头,那便不可能是一年就结束的。

  照柳奕言简意赅地理解——他们预测,这虫灾恐怕还没完。

  柳家人商量之后一致同意,空间里的土地还是要正经种些粮食。

Chương bị khóa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