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竹笠的客人饶有兴致地欣赏景致。山道上,一位清瘦的僧人正好也从此经过,僧人一手持法杖,一手托钵盂,头戴斗笠,背负行李,正是远行的标准装束。每年都有许多僧人循着当年弘法大师在日本各地传教的足迹巡礼朝圣。这位僧人明明孤身一人,斗笠上却写着“同行二人”的大字。
客人侧头看了一眼,不禁微微一笑,他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所谓“同行二人”就是“弘法大师与我同在”的意思。
“弘法大师”是空海“入定”后醍醐天皇为他上的谥号。空海在六十二岁那年进入金刚峯寺的奥之院内入定,不在世间行走已有四百多年,但是他在僧俗之中的声望四百年来始终无比崇高。
修行的僧人自不必多说,民间也不乏习惯于像念“阿弥陀佛”一样在嘴边念颂“南无大师遍照金刚”法号的人。遍照金刚是当年惠果阿阇黎亲自赐予空海的法号。
日语中有一句格言:“弘法夺‘大师’之名,玄奘夺‘三藏’之名。”
“大师”和“三藏”本是广泛使用的尊称,但是因为两位高僧的赫赫声望熠熠光辉,在他们之后这两个称号成为了不作第二人想的专称。一说到三藏,任谁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位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而一说到大师,那就是在日本佛教史上享有无上尊荣的弘法大师空海。
空海三十三岁得法归国,驻世行走三十年,在日本各地建坛修法,以佛教统摄各宗各派,将日本本土的神祗化为佛陀菩萨在日本的垂迹化身,影响遍布朝野民间,形成了密教鼎盛的局面。
除却宗教上的巨大成就外,空海在文学上也有精深的造诣。他归国时,除了佛经和法器,还带回了大量的诗文典籍。空海曾说:“师有二种,一道二俗。道所以传佛经,俗所以弘外书。真俗不离,我师雅言。”他写作的《文镜秘府论》等中国诗文论著作,对汉文汉诗在日本的流传发展,对后世的日本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空海曾在盛唐著名书法家韩方明门下学习书法,临摹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的真迹,对于篆、隶、楷、行、草等五种字体都很擅长,被称为“五笔和尚”,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合称平安时代“三笔”。是日本书法史上最高成就者之一。
而令空海在民间享有偌大声誉的是他开设“种智院”,对庶民子弟广开教育之门,修建满浓池,灌溉周围农田,为乡人造福等等善举。百姓妇孺至今仍感念他的恩德,闻弘法大师之名必肃然起敬。
Hỗ trợ các tác giả và dịch giả yêu thích của bạn trong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