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应天

叶清臣再一次的来到了定海侯府,在最近的这一段时间,他来的略微有些频繁,不说天天登门了,两三天一次,几乎踏破了定海侯府的门槛。

  按理说,这些东西,是要在朝堂上面,或者是三司,或者是在东府讨论的,可是赵信不方便去,哪怕有再多的理由,他连上朝都给推辞了,更别说去东府和三司。

  基本上,来到这里的时间,要么就是在家里,要么,就是去了苗家,很少出门。

  叶清臣很清楚赵信的身份,也知道他现在担忧的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说,之前他做出来的那个决定,是对的,赵信是没有那种心思的,这也会让朝廷少一些争斗。

  此时,是整个北宋最好的时代,毫不客气的说,一直困扰了数十年的西夏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北宋最大的一个漏洞解决了,再加上的得到了丁海军的支持,在节源的方面的,一下子让北宋的赤字变成了正数,哪怕未来,北宋的政坛财政状况,继续恶化,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叶清臣之所以做北方的农田水利工程,也是为了如此的,整个北宋的北方,曾经是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地方的。

  比如说,在唐朝之前,长安是王霸之地,从秦朝开始,到汉朝,再到唐朝,无不是在关中发力,然后占据了四川,拥有了争霸机会,关中的粮食加上四川的盐铁,成为了争霸的根基,也让秦朝成为了开天辟地,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而唐朝也拥有了王霸之资。

  不过,现在,关中早已经没落了,就连山东之地,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可是他们却拥有基础,只要北方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兴建,用大量的水浇地,提升整个北宋的粮食生产的话,对于北宋来说,就是一个开源的过程。

  叶清臣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利用现在,各方面的资金,没有快速的被使用掉之前,用在更加合适的地方,当北宋的财政收入的体量进一步的变大之后,然后改变整个北宋的财务状况。

  叶清臣只能够在自己的角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北宋的这个系统性的问题,却不知道,这个问题,已经被赵信解决了。

  北宋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你收农民的农税,别说是30%,就算是十抽一,甚至是三十抽一,都不能够解决农民的问题,后世甚至连农业税都不收了,可是农村问题,依然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是放在商业上面,你还是十税一,甚至是三十税一的话,不就太安逸了,哪怕是一个倒手的普通商人,不赚个30%左右的收入,就不能够算是经商。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