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黄米

开辟水田,种植稻米,这个念头刚刚出现的时候,别说是底下的这些人员没有想到,就算是韩琦,也是大大的吃了已经,在他的印象之中,西北一向是贫瘠少水的,能够有足够的水浇地,已经不错了,水田,那要多么有想象力,才能够开辟出来。

  可是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西平湖和整个西北农田水利工程,逐步完工的时候,他们却发现,水田,其实没有那么的麻烦,只要保证有水,再加上一些肥料和水稻,开辟水田,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么的困难。

  韩琦在准备的时候,只是做出了2万亩数字,考虑的就是,水资源并不容易获得,大规模的水田,或许在水利枢纽附近,还可以,远的话,就不太合适,水田对于水的消耗太大了。

  旱田和水浇地,对于水的需求,更多的是浇灌到土地之中,通过作物的根部吸收的水,他们的总量不算太大的,通过水渗透,在表面被晒干,锁住了水的蒸腾作用之后,蒸腾的水分并不多。

  可是水田不一样了,在南方阴雨多的地方不算什么,可是在北方,日照时间长,蒸腾作用大,水田的消耗可能是南方的一倍,甚至是两倍,可能同样种植一亩水稻,南方用水量可能只有800方,可是北方甚至达到两三千方。

  一亩地,几乎相当于水浇地10亩,甚至更多的消耗的时候,这个水田,就有些的过分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发展成北方水稻,通过千年的自然演变,由南方的水稻,变成只是浇水,不是在水中生长的水稻,这需要漫长的变化。

  这些都是种植的问题,韩琦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他先要做出来,真正要种地的时候,还是要靠这些老农民。

  灵州的水利工程,以此为延伸的整个西北的水利工程,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个个的不可能,西北一片白纸地方,居然一下子链接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工程,在韩琦连成体系之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在灵州水利工程,还有整个西北的水利工程,彻底的完工的时候,整个西北水田数量,高达12万亩。

  这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当引入了定海军的技术之后,扩大到了24万亩,并且把稻田养鱼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上来的,在北方长生长期的前提下,居然真的造就了一个贡米。

  这个本来是淮河流域的一种最出色的稻米,却跟西北的坏境和水利工程珠联璧合,并且用了几年的时间,正式的扎根在了灵州,绵延数百年。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