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术和效率

实际上,赵信在船舶的制造上面做的更多,这么一个关系到整个定海军将来发展的重大项目,除了一个运河,拓宽造船厂适合的地方之外,在造船本身,改进也相当的大。

  目前,就定海造船厂来说,已经开工兴建了20艘1.2万料的船只,总吨位高达24万料,这不是定海军所有的造船力量,沿着运河两岸,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37个造船厂,涉及到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的船坞。

  当然,不是每一个船坞都有船,定海造船厂,这是特例,他直接抽调了原来造船厂的精华,再加上的定海军近期培养出来的精锐,这是不可复制的。

  可是在其他的造船厂,也有的心劲不低,能力出色的设计师,他们在吸收了定海军的先进设备和理念之后,也开启了自己的建设。

  按照幕僚们统计的数字,目前开工兴建的大小船只,一共是237艘,总吨位达到了的60万料。

  听起来,其他的200多艘船,他们的总吨位,也不过是40多万料,这个不多,可是实际上,对于定海军来说,这么增加下来,当第一批船,完成了兴建的时候,定海军将拥有不次于庞大海商们加在一起的运力,同时,运输速度也会显著的增加。

  赵信的时间有限,他不可能跟每一个人都大规模的寒暄,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定海造船厂上面。

  整个定海军目前开工兴建的船只,定海造船厂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船只的。

  如果单纯讲究吨位的话,小船应该是最为适合的,越是小的船只,制造的难度也就越低,就如同之前定海军挖过来200料船的设计师来说,为什么能够挖过来,定海军给出来的高额工资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保守估计,整个北宋,能够独立领导和设计200料以上船只的设计师,不说是几十万个,几千个总有的,北宋拥有着比其他的朝代,更加发达的水上运输,还有繁忙的海商,整个北宋供给了整个亚洲的大型船舶,在这个交通并不方便的时代,这个简直是奇迹一般。

  200料以下的,是运河运输的主要船舶,在整个北宋活跃着几十万艘200料以下的船舶,哪怕是每年5%的更换量,也需要几万艘,几千个设计师真的是少的。

  造船工匠,升级非常困难,不但必须要的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还有一点就是,天赋,没有天赋,就算是给你10年,20年的时间,也别想达到一定的程度。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