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

工业化的可怕就在于如此,越是大的企业,停摆一天所造成的损失,就非常的可怕,大型钢铁企业,面对着钢铁价格下跌,一年的损失可能是数十上百亿,明知道赔钱,还要生产,这是脑残么?

  实际上,不是的,如果完全停工,总的损失比这个更大,坚持下去,说不定,就可以坚持到价格回暖的一天。

  看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各种材料快要支出90万贯,实际上,还没有那么多,有些付出只是账面上的,比如说工资,30万贯的工资,按照约定,是一个月结束进行统计计算,到第二个月下旬发放,这就有50天左右的账期。

  铁匠工坊,负责所有人员的伙食,住宿,这个暂时不会掏钱,却也会记账,这会冲抵一些,一些材料价格,加上工费,才会有60万贯这个数字,实际支出的,也就是三四十万贯。

  就算是这个,也非常可怕了,按照目前北宋的标准,就算是一些富裕的州,比如说,扬州,杭州这些地方,每年上缴的税负超过百万,可是现金,基本上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实物。

  后来,王安石变法之中,最大的革新,把粮食变成了铜钱和银两,看是起来是一样了,可是对于老百姓的盘剥更加厉害。

  本身,老百姓卖粮,就受到了粮食商人的盘剥,在丰年,在粮食下来的季节之中,粮食价格暴跌,到了青黄不接,粮食没有下来的季节,粮食的价格就非常高昂,保守可能是两三倍的样子。

  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到了两税期间,必须要卖掉粮食,换取金钱,用来缴税,在一个必须要做的前提下,粮食商人还不可劲的压价。

  看起来是公平的税制,减少了政府的时间,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就是神宗变法的实质,就连明显利民的青苗法,都被执行的不伦不类,更别说这样的税制改革,给予弄到钱的前提下,立刻被下面利用上了。

  扯那些就远了,铁匠作坊发展,实际上是出乎赵信的预料的,一个几乎是手工的作坊,只是把大量人员集中起来,使用了后世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术,就爆发出了还么大的量。

  不说成品,就说炼钢和炼铁,从原来方法到现在,效率何止提升了10倍,同样的工作条件下,10倍的效率,本身就代表着成本的降低,更别说使用煤炭,加强铁匠台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环节和浪费。

  最终,最大的效果实际上是催化剂,为了几种催化剂,单纯奖金,就付出了超过5万贯,看起来很高,可是对比他的成本的话,一点都不高,这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却又加重了资金的压力。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