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整个中原文明的基础,无论是曾经关中,河南,甚至是现在的河北山东,这些最为重要,也是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几乎都是在黄河流域。

  曾经千年之前的战国七雄,除了楚国之外的其余六国,都是深受黄河的影响,他几乎可以说是炎黄文明的起点。

  不过,在唐之后,因为黄土高坡的气候条件急剧恶化,人类生活,越来越改变自然环境,造成了人类奇景的黄土高原,也造就了黄河的泛滥,黄河成为了一条灾难之河,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原。

  在黄土高坡之上,在中国的西北边陲,黄河拥有着特别的意义,黄河的水量极大的增加,是在几字形后半部分,在山西陕西,大量的支流注入,特别是经过了河南之后,黄河水量开始迅猛的增加。

  整个黄河几字形东内侧,在黄河中游,最重要的几个支流,他们形成了蜿蜒的水系,也形成了河套盆地富庶根基,可是这并不是全部。

  在韩琦的计划之中,利用这些支流,形成一个广泛的,密集的水网,而当第一批资源抵达之后,庞大的热力,在支流和黄河的中间,开启了一个系列的大型工程。

  说白了,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借助着地形的优势,在相对于河道低洼的地方,兴建一部分的蓄水池,然后,通过沟渠,把黄河之水,引入到这些蓄水池之中,当蓄水池之中,拥有了足够的水量之后,就可以通过四面八方的沟渠,把水运送到各个地方去。

  在没有足够的抽灌站,抽水设备的前提下,只能够通过人力,还有地势的天然优势,进行改变。

  黄河虽然是比较低的,否则,支流也就无法注入到黄河之中,但是在中间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地势较低的地方,再加上通过挖掘,只要挖的深一点,也可以形成相对的落差,这就成为了这些沟壑水的来源。

  这样只要黄河之中的水量充足,就可以向这些沟渠之中注水,当这些沟渠之中有了水的情况之下,就可以把旱田变成水田,大幅度的提升土地品级。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种的水,按照计算,一亩小麦,需要260到400立方的水,一亩水稻,更是高达的800-1000立方的水,这也是中国南北的变化。

  只有南方充沛的水量和丰富的水网,才能够支撑起水稻生长,如果在北方种植水稻,单纯一个水的问题,就是巨大的问题。

  北方缺水,有时候,在干旱的季节,为了争夺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人的生命,两村之间的械斗也经常是因为如此。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