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五章

赵縕华阖上眸,刚刚消失无踪的倦怠又重新被带引出来。

  “我还有奏折要看,先回去了。”赵縕华看了沈风眠一眼,站起身。

  沈风眠欲起身恭送赵縕华,却被赵縕华按了按肩膀:“不用了,你坐着吧。”

  沈风眠瞧着赵縕华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眼里不知何时起了一层雾气。

  外祖父和外祖母是苏州人,久居苏州,沈风眠从五岁开始,每年都会去苏州住上一阵子。

  苏州,是一座极为精致的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苏州留给沈风眠的记忆,是夏日傍晚,发髻上竖插银荷花板,横插一根银簪子的她坐在外祖父后院的荷花池边的亭子里,吃着十全斋的三味圆和外婆做的海棠酥,看夕阳西下,瞧波影烁金,望垂柳拂水,嗅风送荷香。

  那里没有长安城的繁华喧嚣,却有着长安城没有的悠闲淡雅,那里的日子,是真正的岁月安然。

  小时候她倚在外婆怀里,天真地说,她要一直待在苏州,一直和外婆在一起。

  可外婆说:“倷是长安人,倷不会嘞嗨。”

  她是长安人,所以终究是要回长安的。可母亲是苏州人,嫁了父亲,就一直生活在长安,那她若是嫁了苏州人,就可以一直生活在苏州了。

  外婆听到她一本正经地说这样的话,哈哈大笑起来,眼角的褶子更多了。笑过之后,又用那双饱经风霜却温暖的手掌摸摸她的脸颊,忽然叹了口气,眼里有当时的沈风眠看不明白的哀伤:“倷哀实梗的出身,又哀实梗标致,以后嫁人愁头怪恼的嘞。”

  小时候不懂,也不以为然。

  后来才知道,外婆说的,是没有错的。

  “娘娘!”听见忍冬的声音,沈风眠急忙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将掉未掉的泪。

  “娘娘……”忍冬觉得皇后娘娘有些反常,又试探地唤了一句:“娘娘……您,怎么了?”

  “啊,没事儿,就是想到了些小时候的事。”沈风眠转过身,微微一笑,在忍冬面前,她不会太藏着自己。

  沈风眠十岁时忍冬才来沈家,所以沈风眠儿时在苏州的那段时光,忍冬是并不清楚的,她也不知如何宽慰。

  “有什么事吗?”沈风眠已经整理好了情绪,端坐着身子。

  “国舅爷来了,在外面候着。”

  “让他进来。”

  “姐姐!”忍冬出去没多大一会儿,便听见一少年欢喜的声音。

  沈风眠抬头看了亦步亦趋跨进殿中的少年一眼,那少年旋即收了步伐,面上的欢喜逐渐收拢,整理了衣摆,躬身行礼:“臣沈风衍,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沈风眠这才出声。

  沈风衍的笑意又重新浮上面颊,眉梢间尽是,好似芳菲四月的阳光,明媚灿然。

  沈风衍长得更像母亲多一些,长身玉立,一双黑白分明似醉非醉的桃花眼,勾得多少女子心生荡漾。

  “坐吧,都十八岁了,还这样莽莽撞撞的,以后可不许这样了。”沈风眠虽是说着责怪的话,可眼里是藏不住的同弟弟一样的欢喜。

  “我知道的,可这不是没有外人嘛,所以我才一时失了礼数。”沈风衍挠挠头,说话声越来越小声。

  弟弟好不容易入宫一次,沈风眠也不会太过严厉:“好了,不说这个了,不过有外人在的时候,可一定不能这样莽撞。”

  沈风衍点点头:“姐姐,这是全福斋的糕点,你在宫里可吃不到的。”一面说着,一面将手边纸包装的糕点打开。

  “三味圆?”沈风眠有些惊喜。

  沈风衍一副早就知道会如此的样子:“我就知道姐姐看到这个一定会高兴的。这是全福斋新来的苏州厨子做的,所以我特意买来带进宫给你,快尝尝吧,看看是不是姐姐想的那个味道。”

  “你进宫来,就是为了给我送这些糕点?”沈风衍进宫,沈风眠的心情顿时舒朗起来,说话也带了几分俏皮。

  “主要还是想姐姐了,想进宫看看姐姐,嗯,还有我那可爱的外甥,我也想的很,”说起外甥,沈风衍四处环望了一圈:“暄儿呢?他在哪儿呢?”

  “素秋带他在偏殿认字呢!”

  “姐姐,不是我说你,你对暄儿也太严厉了吧,他才三岁,这么一大清早的,就让他认字。”沈风衍撇撇嘴,替外甥打抱不平了。

  沈风眠收了笑容,端起手边的茶碗,抿了一口茶:“三岁了,不小了,暄儿和寻常孩子不一样。”

  话题突然有些压抑。

  沈风衍见姐姐突然没了笑容,也收了话。他知道姐姐说的是什么意思,皇家的孩子,金枝玉叶,但比起其他孩子,经历的事情更为残酷。

  “姐姐也放宽心些,如今宫里只有暄儿一位皇子,陛下又极为爱重他,以后的路,想必不会那样艰辛的。”

  “不说这个了,”沈风眠岔开话题:“科举考试过完年就要开始了,眼下也快到十一月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弟弟参加科举考试,也是沈风眠极为关心的一件事。

  “放心吧,”沈风衍拍拍胸脯,自信心足的很:“一定没问题的,不说中个状元探花的,榜上有名总没问题的。”

  沈风衍虽然出身世家,富贵安然,不愁吃不愁穿,但并没有磨灭他少年的志气,他自小跟在名师门下,读书习武,从不懈怠。他知道姐姐的不容易,更是无比重视这次科举考试,他要及第入仕,和姐姐共同担起沈氏一族的责任。

  “那就好,前几日我已经跟陛下说过了,让你参加科举考试,他是有些不理解的,你可能也是不理解的,但是姐姐希望你明白,你的才华,你的出身,都不是你走捷径的理由,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实打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将来入职中书,官拜丞相,都不会说是因为姐姐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