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九十六章.书香袭来

俗话说得好,“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此刻,姜立夫手里拿着的是一本著名散文家兼记者黄裳的一本《过去的足迹》。

  1984年人民文学社出版,一版一印。

  精装本,2.2千册。

  原来,就在刚才林逸盯着那卖字画的乡下老者发呆的时候,姜立夫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他发现不远处有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女士在那摆摊卖书,看她卖书的样子好像对自己卖的每本书并不怎么懂。当时这本书就摆在书摊上,品相很好,又是大文豪黄裳的著作,而黄裳本身又做过记者,可以说是姜立夫的“前辈”,因此他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姜立夫问她多少钱,她说10元钱。

  姜立夫付了钱之后就顺便说了一句:“这也太便宜了吧。”

  她丈夫在一旁听到了,后悔不迭,跟她说,“黄裳可是大名人,他的《过去的足迹》也很有地位,这书怎么这么便宜卖给人家?”

  可是钱已经付了,姜立夫只能赔笑说:“对不起,我占便宜了。”

  的确如此,像这本书有精装和平装两种,平装10元钱还说得过去,精装本却是一本就需要150元的。

  捡了这么一个小漏,姜立夫难免得意洋洋,尤其在林逸面前,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毕竟林逸是专家,他却是业余选手,现在专家还没上手一本书,自己先拔得头筹,可见这是个好兆头。

  林逸的确很羡慕姜立夫的好运气,原因很简单,他也是“黄裳迷”,也很喜欢看黄裳的书,尤其喜欢看他写的书话。

  不过很显然,姜立夫喜欢黄裳主要原因两人是“同行”,姜立夫也说了,在记者里写书最出名的就是黄裳,在写书领域最出名的记者却还没出现,希望自己以后能补上这个缺儿。

  简单一句话,林逸听出了姜立夫的野心,希望未来能够在文坛上扬名立万。林逸甚至又想,姜立夫之所以要先捧红自己,给自己做书话专访,说不定也有曲线救国,在文坛上借机成名的意思。

  一名记者想要成名很容易,可要想在文坛上扬名立万就难了点。比如说很多名记,还有主持人都是靠写书来博取名气,最显眼的就是“赵倪崔白”四人,可惜最后真正能够站稳文坛的只有最后的那一位。

  “把那本书借给我看看。”林逸对姜立夫说。

  姜立夫就把那本精装的《过去的足迹》递给了林逸,林逸翻看了一下,里面涉猎很广,有游记,散文,书话,甚至还有杂文和评论。

  其中林逸最感兴趣的却是黄老买旧书的那些趣事。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