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六十四章.什么样的书价值连城

林逸听到敲门声,就打开了房门,外面站着一个满脸和气笑呵呵的老者,圆脸,元宝嘴,像是小一号的弥勒佛,不是新世纪公司的昌叔是谁。

  昌叔依旧穿着传统的唐衫,见林逸发愣,就笑道:“怎么,也不招呼我进去坐坐?”

  林逸这才回过神来,忙道:“请进。”

  昌叔进了房间,随便看了一眼,就看见地上那一大堆的旧书,不禁诧异,“林生喜欢读书?”

  林逸就笑道:“读书算不上,只是喜欢淘书,喜欢收藏书。”

  “这是个好习惯呀。”昌叔随便翻看了一下林逸的淘来的旧书,笑眯眯地说:“事实上我也很喜欢淘旧书。”

  “真的?”林逸诧异了。

  “当然是真的,怪不得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很亲切,原来咱们都是旧书迷。”昌叔笑道,“看你这些书的品种,大概是从神州书店,梅馨书舍,以及实用书局淘来的吧,那几家旧书店我也爱去。”

  如果说之前林逸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随着昌叔这句话,林逸就相信了,对方也是旧书迷。因为只有同行,才会对这些旧书的出处这么清楚。

  不由得,林逸与昌叔亲近了几分。

  接下来,昌叔就兴致勃勃地和林逸谈起了一些淘旧书的趣味。他说香港不同于内地,旧书店不多,所以他也就一直在这里打转,反而很羡慕内地的书迷同行,旧书市场广阔,想去哪儿淘就去哪儿。

  作为晚辈,林逸一开始只是倾听,可是渐渐地,就被昌叔勾起了说话的欲望。尤其当昌叔虚心询问,“当今什么样的书价值连城”时,林逸更是刹不住嘴,对着这位前辈侃侃而谈。

  话说,在现今民间藏书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古籍善本已是“一页宋版,一两黄金”,明清时期的古籍善本也已属凤毛麟角,因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越来越少,淘到绝对物有所值的“宝”的机会,也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图书(1911年至1949年)由于距今较近,损坏或流失较少,其潜在的升值空间,开始受到许多藏书爱好者们的关注。

  在林逸看来,妇孺皆知的名家名著是民国图书收藏的一大热点。其中,尤以鲁迅、林语堂、徐志摩、周作人、张爱玲、张恨水等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最受欢迎。由于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印量一直不是很大。经历几十年的风雨而留存至今的名家名著,即使被归入“近世罕见之本”,也并不为过。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