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法治之实

陈春寿家的风湿毛病,正巧还算有救,他们家有一户通家之好,是做太医的。

  人家太医地位可比他们高得多,不过缺点也明显——大匠虽然不如太医体面,却也不如太医危险啊。

  若是大匠出错,大不了就是一个点儿银钱,除非实在愚蠢,不然太大的问题出不了。

  太医就不一样了,中医是一门儿经验学科,而且还是一门用经验去验证的学科。

  这就不好了,同样是太医,给皇上看病,给天启看个风寒,看好了。

  换个人,给崇祯看病,一样的方子,就是看不好。

  这就没办法,毕竟中医是个有些碰运气的东西,虽然博大精深,但是它的确有部分的糟粕。

  糟粕其实也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是——当治病和功名官职荣辱联系起来,最怕治病的就不是病人,而是医生。

  给人看病这个活儿,是一定会看死人的。

  只要是个正经的医生,能救人命的医生,但凡职业生涯长一些,手上最会有患者去世。

  为何啊?

  因为医治不死病啊!什么毛病都能治好的,不叫医学,那是法术。

  所以说,别看老太医一家和老匠人一家,看起来太医他们家门槛儿高的很,在紫禁城上班儿,实际上,昙花灿烂,也敌不过牵牛花开一整个夏天啊。

  匠人世家,可以稳稳当一个朝代,这种事情也并不稀奇。

  这两家人关系好,所以呢?所以陈春寿他们家只要有人生病,那就得老太医家看。

  李九州一开始还以为陈春寿在逞能耐,在给自己装逼。

  能让太医给自己瞧一眼病,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尤其这是明朝!

  哪怕是在后世,这种水平的大夫,但凡头脑正常的人都想联系上这么一个关系。

  可问题来了,这家太医,最擅长治的,并不是风湿,而是风寒。

  一字之差,那就是千里之别。

  风寒,小了说就是感冒,往大说,也就是个病毒性感冒什么的,重感冒。

  这毛病在大明吓人,在后世算不得什么。

  说不准这家太医,治疗风寒的王牌手段就是熬一锅地道的板蓝根粥。

  这就扯远了,李九州也品出来了。

  也就是说,老陈家的毛病虽然对不上老太医家的专业。

  但是,老陈家的毛病,只能让老太医家看,而且这事儿,放在大明,还是老陈家占便宜。

  走人情,一定是有财货相伴的。

  李九州脑补:天寒地冻,腊月二十几的光景,老陈家的当家主事人,带着家族几个子侄,敲响老太医家的门。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