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实况经济

总兵吴自勉、吴大人,他很生气;以后他会经常生气的。

  商铺不愿意出钱了!历来打仗,自然是要搜刮一次商铺的。

  这可不是收税,这是保护费。

  想在榆林的地面儿上走货,必须给总兵大人交钱。

  这行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定下来的,吴自勉不是第一个,只是他估计是最后一个了。

  大明的税务很乱、很杂。

  相比于现代来说,虽然大明的税目乍一看很多,实际上嘛...

  好比说钞税,故而言之,就是用什么货币交割,就怎么收税。

  那么问题来了:银税、钞税、铜钱税三者,还不一样。

  崇祯元年的钞税,听说是交了足足50万两,别看才区区五十万两,那已经是几十年来最高的了!

  与大清一赔就是几千万两不同。

  明朝的银子,几十万两就很值钱了!

  再加上明朝的税务和清朝的债务,用个时髦儿的例子来比喻:挣钱和分期嘛。

  自然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大清分期可不是按月算,是按几十年、上百年来算。

  大明的国本——盐税(课),到了今年,起码一百多万两是有的。

  盐,在大明的商品价值,就是香烟在后世的商品价值。是真真意义上的“军需商品”。

  二者的区别是:不抽烟,健康。不食盐,去世。

  至于海关,最是恓惶!一年两三万两的行情。

  不过这事儿和大明的航海政策有关,不让老百姓下海嘛。

  其实大明是和海外做生意的,却都是官方买卖。

  从下级官员到了朝廷,层层经手,能剩下多少?

  更别说大明的海事,还时不时地问朝廷要钱:

  “船破了,得修;船沉了,得造;船工吃饭,要钱;船工死了;抚恤...”

  实际上别看老朱家开了几百年的买卖,门面倒是老大,可真就一年一百多万不到二百万两银子...上下蹦跶...

  事实真的如此吗?

  明朝的商品经济是很发达的,不说江南地方,其实就榆林一地,也挺富。

  真的别小看这个苦寒之地,这儿可是国界。

  人们总说中原的东西卖给北方的鞑子,可却少有人想,北边鞑子也是有产出的。

  战马!就是最大宗的商品。

  俺答等部,作为大明藩属,有个很大的经济角色:养马。

  大明其实有很多个藩属,多到什么地步呢?围着大明,都是它的藩属。

  李九州经过详细的了解,现在的草原上,“北元”其实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瓦剌鞑靼,这也是为何北边的蒙古人,现在被称作鞑子。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