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139 假公济私

当日水车安座落成仪式后,高士廉便与窦轨商议过捐书一事。

  当窦轨听闻高士廉承诺,一个月内,便可交付十万卷《论语》与《孝经》,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虽然窦轨也不相信,高士廉真能在月余时间内,制书十万卷,但他却也无所谓。

  若是一个月后,高士廉拿不出那么多书,他再向高士廉索要铜钱便是了,难道高士廉还能不给他?

  所以窦轨答应的相当痛快。

  窦轨首肯后,宫保便一头扎进了工匠坊,开始与雷工匠一起,研究起雕版印刷术来。

  其实原本宫保也想过,要不要一次到位,将活字印刷术给搞出来。

  但仔细思量后,他还是将这想法给打消掉了。

  故而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要先进许多,但却也有它的弊端在其中。

  历史上,宋代便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直到我大清,却还在依旧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即便我大清,出现了铜铸活字,但印刷的书籍里面,活字印刷的数量,也仅仅占到了总印书量的百分之二左右。

  雕版印刷能够击败活字印刷,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活字制作不易。

  要制作能够印刷清晰,经久耐用的活字,非金属不可。而要在大唐,无论是铜还是其他金属,铸造雕刻成活字,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次是要用活字印刷排版,工匠就必须识字,否则根本无法完成排版校对工作。

  而大唐这坑爹的识字率,那就不用提了。

  偌大的益州大都督府工匠坊,数百名工匠,也就只有雷工匠这位梓人识字。

  宫保他总不能去找几位读书人,来工坊排版做工吧?那根本就不现实。

  而雕版的工匠,却不用识字,只需要根据粘贴在木板上的文稿雕刻便是,雕刻文章与刻花没有什么区别。

  仅此一点,便决定了宫保要印制《论语》与《孝经》,就只能才用雕版印刷。

  印书用的手稿,宫保自然要“假公济私”一番。

  十万册书,要捐赠到全大唐三百六十州。

  想一想,每个州的蒙童,启蒙的书籍,甚至用以临摹抄写的字体,皆是某人亲笔书写,这对于大唐读书人而言,是何等荣耀?

  这种好事,宫保自然要照顾自己师长王珪。

  他自从拜了王珪为师,如今与王珪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宫保既然自己不愿意去当什么职事官,那自然要为师长“造名”。王珪名气越大,官职越高,他这做弟子的,好处才更多。

  即便是王珪这般人物,在听闻过宫保的打算后,也激动得不能自已。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