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一章 鹿走入长安

上一章说道董卓送走了贾诩,董先生立即将脸上的笑容抹去,对着身后亲卫道,“去,给我叫李儒过来,让他到我书房一叙,就说有大事相商,让他赶紧给我过来!”

  此时的董卓又想到先前李儒未雨绸缪的先行策,站在门口想道“迁都长安吗?”

  随后独自离开前堂,走入自家幽深的院子里。

  李儒在自家房中正在等待董卓的传令,作为一个合格的心腹,李儒自认已经够了解董卓的行为了,所以此时他并不为老友贾诩太过担心,坐在椅子上在想着面见董卓时应该怎么言语。

  过了一会儿冥思苦想的李儒便被打断了思考,这正是董卓派来的亲卫,李儒听到董卓叫他过去有要事相商,便告知府中管事,让他告诉自己夫人,这次可能又要在相国府待到晚上了,不用等他吃饭了。

  李儒跟着亲卫来到董卓的相国府,领到书房门口,亲卫躬身拜退,李儒进入书房中,合上书房门,李儒趋步走到董卓跟前,对董卓拱手道,“相国大人不知让李儒前来,有何要事?”

  董卓将手中竹简放下,抬头看向李儒,“文优啊,坐,你还是那么拘谨,你我本来早就是一家人了,我与你说些私密的话,没有别的事,坐!”

  李儒听闻董卓的话,“相国大人,大人虽不以属下鄙陋,将爱女嫁于小人,文优虽为相国女婿,但礼不可废啊。”

  董卓听得这番话,心中虽然满意,但装作一副没有办法的模样,“唉――文优,你还是如此多礼,算了,坐吧。”

  看着董卓脸上的细微表情,李儒心想我若是真的无礼相对,将您当做自家人来看待,恐怕您第一个要防备的就是我,而不是您的弟弟董旻了吧……

  李儒坐在董卓对面,开门见山对着董卓张口便问道,“主公,您今日叫来李儒,是否跟前方战事有关?”

  眯了眯眼,双眼看着李儒,董卓轻笑一声,挪了一下腿,“不愧是文优啊,你猜的不错,今日贾诩回到雒阳,跟我说明了汜水关已经失守了,不过贾文和还是有点智慧的,他用计暂退了那些个叛军,可是如今之计,恐怕正如文优先前所说啊!唉――”

  李儒一听董卓的叹息,便问道,“相国,能否将贾诩的全部计谋告知在下?”

  董卓便将先前贾诩那一套说辞模模糊糊的讲给李儒听,李儒听了个大概,了解到其中真意后,又联想到之前贾诩与自己在自家书房后的谈话。

  便低头思考,再想自己现在如何对董相国分说,董卓自己心中虽早已有了一定想法,但终究还是不能实施,毕竟他如今一切权利都来自于皇帝,他现在手握天子,以外戚身份加持,才能成为相国,否则他怎么跟那些世家大族斗啊,靠武力吗?军队吗?

  笑话,若不是他董仲颖占据大义名分,掌握了雒阳全部的军队,他早都不知道被世家整死多少回了,所以怎样安全的转移天子,这是最重要的

  但头疼的是雒阳本就为大汉都城,自光武皇帝迁都长安就定都于此,并且该怎么说服那些出身于世家豪族的朝廷重臣呢?难不成又要借大军武力压制,唉――可惜我董卓本良善,奈何上天不公啊!

  董卓这边在感叹自己的人品,而坐在一旁一直沉思的李儒,也终于开口了,他拱手对着董卓,“相国大人,文优有一计,可让陛下和朝廷各大臣迁都长安,并且不是用武力逼迫,而是依靠箴言。”

  董卓心中扬起兴趣,“哦,是何道理?文优速速讲来!”

  李儒起身,双手抱拳,对着董卓是侃侃而谈,“大人,如今汜水关小败一场,对我等不过是声威上有点小损罢了,若您亲自出马,自然手到擒来,但您的顾虑没错,陛下和百官确实必须要迁都长安,不容有失

  主公,我们可命人在雒阳之中散布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这正应了高祖兴于西都长安,历一十二帝,而如今的东都雒阳是光武帝迁都于此的,又历十一世,如今正好是陛下当道,按照《石包室谶》的说法,我们迁都长安可是很合理的啊。”

  董卓听闻李儒的话语,也很高兴,并认为是上天注定让朝廷迁都长安的。

  因为那时候,百姓大多愚昧,信奉黄老、道家等思想的人也很多,有时甚至因为一个谶语而兴兵造反,所以此时的董卓有了信心能够让朝廷大臣心服口服。

  而李儒又说道,“如今您要迁都长安,又一个人您必须把他调任到朝廷里,这人真是对您长久不满的皇甫嵩,他屯兵于三辅一带,可谓背后芒刺,但皇甫嵩为人愚钝、不思变通,您以皇帝诏令让他前往雒阳任职,他必前来,到时再动手将他处理掉,以绝后患!

  至于迁都长安后,您定要派重兵把守长安,其中段煨、樊稠、张济、李肃等将军可进驻长安与三辅一带,总领兵马的人选我觉得董旻将军可为首,李傕将军可为副,至于军师人选您觉得贾诩如何?”

  董卓听闻后,思虑了一会儿,就下定决心,“好,就依文优此言!至于徐荣等人就随我一同于两月后亲征!对了还有那袁氏中人,我出征时必屠尽其雒阳门户!”

  李儒低首躬身,称“是,谨遵主公命令。”

  两人定好了计策,便连夜让人放出风声,散布童谣。

  第二天,董卓便大会雒阳群臣,在堂上说道,“昔日高祖定都长安,历十一世,更都雒阳,而光武帝到如今也是十一世,按照《石包室谶》的说法,现在重新还都长安,这是非常合理的。”

  说完董卓笑了笑,眯着眼,摸着下颌的胡须,冷眼看着堂下群臣。

  董卓这番话,可是引得众位大臣们一阵喧哗,在激烈的讨论中,有的人反对,有的人赞成,有的人沈默不语,但就是没有人敢公开对着董卓叫嚣。

  而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正是弘农杨氏的领头羊,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