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万马扬尘,一五九

  数百人出关,可却没有骑马。

  一是此去大漠不过几日的行程,那地下水道也在大漠边缘,所以并不需要长途跋涉。二来,这一行人中只两派门人就有四百余,百姓亦不下二百,一时还真难寻来这么多的驼马。

  漫说与人骑乘,便是这六百多人的干粮食水就足足用去五十只骆驼,虽然崆峒豪富,又身处边关,买些驼马方便,但六百之数委实过多。更何况此去大漠,为的是找出不利自己的证据,崆峒哪会去主动倒贴钱来找不自在?

  自肃州出关,一行人便停了下来,因为这一刻已是身在关外,可说是踏足武帝的沙海天山之内。要是放在以往,这些人自然不会顾忌,可如今却是不同,嵩山之盟上,虽然这沙海天山并没有被承认做十主之一,可却被定做了十辅。自此,整个江湖变做十主十辅共治,如此一来,此行怎也要照顾地主的颜面。更何况在嵩山之盟上,武帝也曾提过,出关后他亦要帮忙。

  “我们停在这里做什么?”

  “听说是要等新晋的沙海天山来迎接。”

  “什么沙海天山,不就是那群马匪么?真当换个名号就没人知晓了?”

  “就是,那个马匪之首还号称什么武帝,当真好大的口气,真有本领,怎又不敢和我们师祖战过?偏要等了师祖他老人家领人下山的时候,才敢趁虚而入!”

  崆峒弟子在那低声抱怨,被人打上崆峒山才刚过半年,又伤亡不少同门,这等怨恨岂能轻易忘怀?自然要满腹的怨言了。相比之下,唐门这边则要安静不少,唐冰曾被追杀也被唐冷轻轻掩过,唐门弟子并不知自己门派也与武帝有恩怨。

  大漠将近,这几日在边关刻意寻找多年前坎儿井的消息,算是颇有收获,听闻些故老相传,得知地下水道的大致方位,再有唐逸的亲身指点,最少六百人来配合搜寻,找到唐冰的把握越来越高。

  虽说这还不是铁证,可面对崆峒如此名门,自己能让大多数的人释疑,就已算不错了。

  也正因为寻到唐冰的把握愈高,便说明自己伸冤的日子也就愈加的近了。如果半月后真的寻到人,将冤伸了,那自己以后要如何?早在得知唐门要助自己的时候,唐逸便在苦恼这个问题,只不过那时因为不知嵩山之盟上能否成功面对崆峒,所以便未来的及细想,可如今胜利便在眼前,只差最后一步,唐逸不得不暗想自己的未来。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