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伯,羽林中郎将赵石遇刺的消息根本不会等到第二日,在这一晚,就已经传遍长安。
据说皇帝陛下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快要安寝,震怒之下,顺手将手中的安神汤摔了出去,洒了陛下向来宠爱的淑妃满身满脸。
皇帝震怒如此,朝野之间又怎会毫无声息?
在消息传进宫中之前,长安四门已经关闭,羽林军,长安令尹衙门的捕快尽皆四出,几乎是挨家挨户的盘查可疑人等。
这一晚,中书与刑部灯火通明,彻夜无眠,几乎整个长安,皆是如临大敌。
这不是什么小题大做,得胜伯,羽林中郎将赵柱国是什么人?皇帝陛下宠臣,功勋赫赫的大将军,即便朝堂之上许多人不喜其为人行事,但对于此人过往,以及如今的身份地位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而不可否认的,这样一个人物却于长街遇刺,还是在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京师,不管涉及怎样的争斗,又有怎样的隐情,对于不论皇帝陛下,还是朝堂上下的官场中人来说,都是无可容忍,而又无法容忍的。
这是对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规矩的破坏,又是对朝廷威严的赤裸裸的挑衅,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年朝廷含糊的下了禁武令,又组建了曳落河,便是为此,许多年过去了,不论长安掀起怎样的风波,有官场失利,削官罢职,甚至抄家灭族的,也有混乱之中,糊里糊涂丢了性命的,但却再没有此等派人行刺之事发生,因为那是会激起众怒的。。。。。。
众怒难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不管朝堂政争刀光剑影,多么的激烈,政敌之间有多少深仇大恨,若要用上刺客行刺,那也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上去的豪赌,一旦事败,别说是政敌,便是自己人也将反目成仇,下场也是极为凄惨,今日你行刺人家,人家明天就会以牙还牙,派人来行刺你,谁又能一年到头防护周密?此等事,可谓是让官场中人深恶痛绝,所以,秦律明文记之,凡蓄养死士,阴谋不轨者,夷九族。
这一条明指谋反作乱,但另一层意思,何尝不是想要杜绝像这等长街刺杀之事的发生?
所以,等得胜伯,羽林中郎将赵石遇刺的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之余,却只有一个声音,查,严查,就算将长安每一寸土地都搜个遍,掘地三尺,也要将刺客捉拿归案,找出指使之人,交有司严办。
所以对于这乱子到底闹的有多大,大家就应该有个清晰的认知了,京军诸部都被调动了起来,长安令尹衙门更是倾巢而出,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坐镇刑部,疾言厉色,督促各处行事。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