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四节 内卷化危机(2)

这种内卷化,在中国多次出现,最典型的就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收缩。

  收缩之后的大唐,很快失去西域,如果内卷化仅仅意味着边界收缩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是这种内卷,会将矛盾和冲突全都裹紧来,内部出现不断的冲突和矛盾,比如战乱。

  其实汉朝也是如此,内卷之前,是生机勃勃的扩张时期,内卷之后,是不断的内乱,农民起义,军阀割据。

  西方的古罗马也是如此,当在英国止步于苏格兰高地,修建城墙防备北方的凯尔特人,在欧洲止步于莱茵河之后,扩张停止,古罗马的矛盾开始转向内部,然后内部政变不断,蛮族叛乱。

  内卷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摧毁一个帝国。

  如此多的不同文明的帝国都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其实这就已经是规律了,深层受到经济学里的边界效应影响,当帝国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向外扩张的边际效应变成成本增加而收益减少,扩张自然就停止了。

  李慢侯知道这种情况,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苗头,他以为东藩和朝廷的海外竞争,会持续很多年。

  李慢侯思考了很多,但他发现,面对这种规律,他无能为力。他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中国来说,在大多数时期,外部并不具有吸引力,因为中国人总是能将自己生活的土地建设成最好的土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动力让他们对外扩张呢?难道中原和江南不香吗?

  尤其是对于精英阶层来说,哪怕底层百姓因为生存空间压力,不得不海外谋生,精英阶层也不愿意去,他们能在国内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李慢侯通过制度化,迫使大量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精英去海外历练,但他们历练的目的全都是为了回国建功,而不是留下海外输出文明。

  一旦这种强迫式的制度遭到破坏,精英阶层势必停止出海,开始在内部进行斗争,内卷化必然发生。

  李慢侯活着,这种制度能够延续,可他一死,必然会废弃。因为东洲的李靖割据,中国的统治者无论是赵氏,还是李炎,都不可能继续为东洲输送人才。也许依然有穷人移民,可是精英阶层的对流将会结束。

  李慢侯发现,他能做的,可能就是尽量多活一些年头。这种无力感,让他更加不想过问政事。索性下了江南,跟老情人公开住在了太湖别院隐居。

  此时各方角力的主角,虽然不知道这种危机的可怕,但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苗头,其实他们也别无选择。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