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八节 东洲变法(2)

可是这条路,对于大多数豪族子弟来说,都是走不通的。他们在东洲读书,要跟整个中州学子竞争。东藩府学可是天下招生,无数大宋读书子弟也立志考取东藩府学,因为入了府学,意味着可以当官,某种程度上跟科举是一个性质。

  由于竞争激烈,加上家族教育,始终比不上东藩府的乡学、县学体系,教科书甚至都落后人一步。许多知识都很陈旧,学了数年后,发现人家都更新了。

  于是有大量不得志的十二都读书子弟,实际上空有理想抱负,却没有施展的空间。

  如果李靖在汉海都护府开办府学,相信一定能吸引到大量十二都子弟应考,九军州的子弟没准也会来考试。

  “岳父大人,请受小胥一拜!”

  李靖如醍醐灌顶一样,马上开窍了,立刻起身向折彦文鞠躬。

  折彦文赶紧扶起他:“大王切勿如此,你我虽是翁婿,却也是君臣。”

  李靖拉着岳父的手:“恨不早请岳父大人出山,蹉跎了大好岁月啊!岳父大人还有何事赐教,还请不要吝啬。”

  折彦文老怀大慰,他这个女婿,比他想象的还要理想,年轻是年轻了点,但却有一定的心胸,还有极强的决断能力,懂得轻重,能分辨是非。他是被迫投效,现在看来是赌对了。

  于是再也不顾虑,将他所想的都讲了出来。折彦文是豪族领袖,虽然没做过大官,可带着一个豪族,从落魄重新兴起,其中的过程,跟一个国家的崛起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难易之别。因此对如何经营,颇有心得。

  “当前要务是开府学,尽收东洲英才。其次,兴盐铁、务耕织,富民强邦。再次,便设郡县,鼓励耕战,一统东洲。”

  言简意赅,要成就大事,却必须如此。李靖很认可,既然要耐心等待时机,这些事情就必须做。几条也都切中目前东洲劣势,主要是汉海都护府的劣势。汉海都护府控制的大平原地区,人不多,各种产业都很粗劣。老百姓土地多,大多都是半耕半牧,养了很多细毛羊,羊毛都能大批出口了,却没有像样的毛织作坊。绝大多数产业都不存在,如果说人力短缺,无法种棉织布的话,靠着大海,盐铁都要依赖外购,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尤其是铁器,自己不能冶炼,十分危险。

  所以布匹可以从就近的玛雅国采购,但盐场、铁作都要办起来。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