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八十二节 去留(2)

三个皇帝在山东,各有各的际遇。

  宋徽宗这几天小日子过得就很充实,虽然在五国城的时候,同样有许多文采斐然的权贵大臣陪他探讨,可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大气氛也不对,都是些抒发伤感的,可在山东这里,他感受到的是另一种积极奋进的气氛。

  李慢侯不喜欢宋徽宗,但他承认这个其貌不扬,有些富态的小眼睛胖子,确实是这个世界上,艺术洞察力最强的人之一。所以介绍他去了金石馆,其实这是一个博物馆,馆主就是李清照。还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请来的金石学者,都在这座馆里任职,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

  宋代是中国古代考古学的开端,李清照老公赵明诚的《金石录》,蓝田四吕吕大临的《考古图》都是很有水准的考古学著作,已经有意识的系统研究古物,而不是仅仅把玩。

  一开始这里仅仅是李清照用来收集、整理,她们夫妇遗失的古物之处,每年都有一万贯经费注入,让她可以重新将大量并不之前的碑帖、古器收集起来。并在李慢侯的建议下,分门别类,进行展示,允许文人学子来观摩和学习。后来随着沟通西域,大量西方的古物也流入这里,一些是花钱买的,一些是大石送的。还有从高丽、日本、安南、占婆国、真腊国、麻逸国等海外小国贩购来的物品。

  其中就有大量艺术品,西域地区、波斯、巴格达甚至东罗马的雕塑,织品等等。绘画倒是比较少,这时代系统的绘画艺术,大概只有中国有。主要是长期以来,西方人不懂得造纸技术。他们的绘画表达,大多数只能体现在壁画上,难以保存和传承。但西方的雕塑艺术,却很发达,这一点上是超越中国的,中国大量造像技术,是随着佛教和其他宗教传入,带着印度式、希腊化的风格,最后完成本土化。

  看到这些东西,对宋徽宗这种艺术大家来说,是有比较强烈的精神触动的。

  最重要的是,老宋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这些是在五国城,甚至当皇帝的时候,都没有感受到的。哪有艺术家,不爱自由的?他进入金石馆,除了护卫将他护送过来,馆里是没人干涉他的。不认识他的人随便点点头,少数认识的给他行礼后,也各忙各的,或者在一块互相讨论一下。

  可能这种生活,才是最合适他的。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