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七十八节 兵制(1)

耶律夷列此次西征,虽然是亲征,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冲锋陷阵,他没有耶律大石的本事,他注定是一个守成之君。

  他的手下显然有能人,懂得进退。看到几十万敌人聚集起来,立刻就选择结束西征。并且大肆宣扬胜利,将从瓦拉几亚地区劫掠的财物不断运回。但在多瑙河下游密集筑城,守住一个立足点。让仆从部落看到以后能够继续发财的希望,尤其是给漠北人看的,这次他们出兵三万,只是一些老弱残兵,就是来看热闹的,但他们分到的财物可不少。这些人回去后,肯定会宣扬契丹大汗的慷慨。

  女真人拉拢漠北民族,集结四十五万大军的举动,不但对西方是巨大的威胁,对辽国和燕王势力也是巨大的威胁。

  辽国通过西征劫掠,继续拉拢漠北人,燕王却不能这么做。他只能防备,目前长城、燕山、阴山这三道综合防线坚不可摧。

  漠北人安享他们的劫掠财富,危机是解除了,可是威胁还在。

  万一女真人下次裹挟四十万大军南下,这道综合防线依然牢不可破,可北方的商道可就完了。失去商道,草原经济系统崩溃,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劫掠。

  辽国试图用满足劫掠来维系漠北秩序,李慢侯并不认为这种模式可以持续下去。蒙古帝国也有崩溃的时候,在存亡压力治下,西方人的战斗力会快速提高。他们可能很长时间无法反击,但会加大劫掠的成本,当劫掠变成一种亏本的买卖的时候,漠北这股向西的大潮就要调转方向了。一旦向南,就会持续恶化,无法回头。

  八万大军显然已经无法保证安全,乡兵制已经瓦解,重建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大量农业人口已经离开土地,就很难让他们回头。

  基于募兵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那就是动员太慢。英国人之所以能用募兵制这一套,建立庞大的世界帝国,美国人打完二战之后,转入募兵制,都是有原因的。英国是海岛,只要海防不破,就足够安全。美国则是没有敌人,两面大洋保护,同样有强大的海权保证。

  但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一面临海,一面内陆。古往今来,试图挑战陆海两条战线的帝国,都无一例外失败。

  现在这个挑战摆在了李慢侯面前。

  建立义务兵役制,是很多大陆国家的选择,这是唯一能让他们进行快速动员的方式。

  但条件不具备,缺乏那种严密的管理体系。可在局部实施的话,应该足够了。

  河套、燕北、辽东,都有大量固定在土地上的人口。他们又位于防线之外,应该可以进行快速动员,也十分必要。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