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八十二节 军变(2)

原本的淮西军变过程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张浚有没有跟岳飞闹翻。

  在淮西军变之前,张浚跟岳飞的关系很好,甚至可以说,没有张浚,就没有岳飞。

  淮西军变发生前,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岳飞等人想北伐,可是实力有些欠缺,王德、丽琼这些刘光世部署嚣张跋扈,已经引起了公愤,但想除他们的兵权,又担心引起哗变。

  经过许多次沟通后,赵构和张浚决定动手。赵构下旨给岳飞和王德、丽琼,让他们听岳飞命令,岳飞的命令就像赵构的命令一样,皇帝的命令都下,岳飞第二天就要启程,结果却在第二天岳飞弃军跑去庐山给他母亲守墓去了,给皇帝的解释说跟宰相的意见不合。岳飞没去收编王德、丽琼的部队,导致他们叛逃,罪责全都是因为跟张浚的谈话,没人敢怪神话的岳飞,全都怪罪到了张浚头上。

  其实这件事还真的不能赖到张浚头上。

  岳飞跟张浚的交恶,实际上是因为张浚想要北伐中原,而岳飞不肯。

  当时张浚问了几个主要将领的意见,刘光世说要防守,韩世忠说该进兵,张俊说都督说进就进,说守就守。唯独岳飞表示反对,于是张浚怀疑岳飞玩寇自重,跟岳飞产生了隔阂。这是一场廷议,因此被史官一字一句记录下来,“惟岳飞独以为不可用兵。浚再三问之,飞坚执不可之说。浚以飞为玩寇,议不协而罢。”

  之后就发生了淮西军变,岳飞没去军营,而跑去守墓了,回复说“都督以正问飞,不敢不尽其愚,岂以得兵为念耶?”同时上书请求罢免他的兵权。

  岳飞离开临安前夜,肯定跟张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争吵却因为没有第三者在场,所以没有记录下来。根据岳飞时候反应的推测,大概是张浚坚持北伐中原,而岳飞坚持反对,导致张浚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刺激到了岳飞。于是岳飞为了表示清白,也不去兼并王德、丽琼军队了,“岂以得兵为念耶?”,而且上书请求免除自己兵权。

  张浚的错误肯定有,主要是太急于冒进,而岳飞不愿意出兵,并不是畏战,岳飞无疑是一个主战派,无疑也是一个历史上最优秀的将领,无疑他能看到北伐的时机还不到。张浚却要大举进兵,询问岳飞意见,岳飞自然反对,这是一个负责人的将军,对统兵的都督说的忠言,是“都督以正问飞,不敢不尽其愚”,张浚错在性格,刚愎自用,难以容人。

  岳飞不愿意按照张浚的战略打仗,张浚就激怒了岳飞,导致岳飞弃军。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