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十章 哀戚

“裴先生,那我们该谈的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剩下最后一个事情,就是你的去留问题了,裴先生有什么想法吗?”

  裴先章这才疲惫的抬起头来看了看他,嘴角扯出讥讽的笑,在纸上写下:你欲如何?

  盛知旌敛下眼,“怎么能说朕欲如何?朕是真心在问先生意见。先生难道不曾想过此役后你的去处吗?”

  裴先章落下笔:难道你会真的放过我吗?

  盛知旌看着他写的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先生帮助朕等良多,何谈不会放过?”

  裴先章顿了下,又在纸上写了字:我不信你们大裕在知晓我是那场战役背后的始作俑者后,还能大度的放过我。更何况盛乾帝你身为大裕帝王,于情于理于大局,你都不会如你所言般,放我走。反正你们想知道的已经都知道了,又何必还在这里同我虚与委蛇?

  盛知旌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裴先章的说法。裴先章见此,更是无奈一笑,放下了手中的笔,显然是不想再说什么了。

  “裴先生今日也劳累了许久,还是早些歇息吧。朕就不打扰先生了。”说罢,盛知旌就转身出去,刚好在营帐外碰上施见易让来请他的人。

  盛知旌掀开帐帘进去,就看见施见易将他先前让人给他送来的那张地形图铺在桌面上瞧。

  “陛下,臣方才仔细瞧了这张图,又让人去照着这路线探了,想来也很快就回来了。不过,陛下,这路线真的可信吗?”施见易见到盛知旌先是行礼,然后才说着自己让人请他过来的意图。

  盛知旌颔首,“应当是可信的,朕不瞒你,这路线是裴先章指出的,他现在,应该不会冒险给我们一张假图。”然后又道:“施见易,方才朕过来时想了想,还是觉得你们明晚就动身吧。事不宜迟,速战速决。”

  接着两人就商量起后面战事的一些细节。

  大裕这边因裴先章的配合而松了口气,但启军那边却因裴先章的失踪而人人自危。

  蔡瑜不知道今日发了几次火了,自发现裴先章不见之后,他派了好几拨人去找都没找着。

  他之前虽因裴先章自作主张在战场上对盛知旌动手而感到事情超出控制的恼怒,但这场战事还没结束,裴先章还有用,他就只打算收回他的一些权力,没想到裴先章就这么消失了。

  这比他将裴先章弄死了还要让他心烦,还不如他早点对裴先章动手呢。

  若是裴先章落到了大裕手中,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施见易带着兵马迅速上路了,而盛知旌、赵来、施见凛、宋遇之等留守营地,准备对启军发起攻击的兵将在作最后的休整。

  裴先章被关在营帐里,许是他受了伤的缘故,盛知旌只留下两人看着他,他身上也没绑着绳索一类的东西,除了口不能言,他还能在小小的帐子里走走。

  只是没走两步他就累了。他现在清楚的听见了外面调动兵马的声音。他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甚至提前看见了自己的结局。

  没由来的,就想起来自己这一生。

  年少时自己也曾立下鸿志,要名流千史。但师父说他心性不够,心志不坚,容易意气用事,成小事易,成大事难。

  那时他还不服师父这样说他,可现在看来,师父还是说得没错的。

  他以前喜欢过自己的小师妹,但小师妹的身份太高,自己只能是她的师兄,然后眼睁睁看着她进了宫。

  之后师父也去世了,他一个人无亲无故,就云游去了。

  可是几年后,小师妹突然找到他,想让他同她回去,成为她的孩子蔡瑜的幕僚。

  那时蔡瑜才六岁,但启君为了培养皇子的独立性,早早的就让他们安了府。

  他拒绝不了小师妹,就答应了她,后面也尽心的教导蔡瑜。

  蔡瑜自己也是天资聪颖,八岁时在一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争夺太子的有力人选,启君更是亲自过问蔡瑜的学业,时不时还要教他一些东西。

  然后蔡瑜顺利继位。

  又遭到大裕攻打,前线传来的消息时好时坏。直到有一次情况实在危急,蔡瑜就亲自去了。

  后面蔡瑜的表现让他觉得他没有白教这个弟子。虽然,他还称不上是一个皇子、帝王的师父。

  不过自盛乾帝亲至摇乌岭后,两人就棋逢对手了般,但盛乾帝要隐隐压蔡瑜一头。他看得出来,盛乾帝心中的格局要比蔡瑜大。

  只是他还是不忍心自小看大的蔡瑜烦躁不安,同他说了那个让他后悔一生的计策。

  那计策实在太过阴毒,对谁都讨不了好,他说出便后悔了,又劝了劝,可那时的蔡瑜已经被逼到无路可走,仍要一意孤行。

  那战场的死伤惨烈,让他忽然想起了师父以前对他说过的话。

  若只此,那便也罢了。

  可后来盛乾帝又用万彦,换了他的名字。

  那刻他从安排在蔡瑜身边保护蔡瑜的人知道消息的时候,他心中一时复杂得竟不知道是想做什么。只是瞬间觉得离死亡很近。

  昏了头般就让人去暗中刺杀盛乾帝。不知道是在为谁赌一下。

  后来又被人抓到大裕军营,其实到这儿的那刻起,他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最后不过是同将死之人一般挣扎一下罢了。

  而被关在营帐里拷问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明白了这一仗的输赢。

  启国,必败。

  原因无外乎其他,只因为,连自己营中的人都护不好,又何谈去护住整国人呢?

  他硬撑着什么也不说,不过是为了见盛乾帝而已。

  想从盛乾帝口中得到承诺,想让盛乾帝亲口承诺。

  不过见到盛乾帝的时候,他倒觉得心里一松,盛乾帝,的确是个会成大事的人。

  那么他配合着盛乾帝,倒也不会太让自己心里愧疚。

  无所事事那么多年,年少想做的事一直没做成,那么,他最后,就当为那些无辜的人尽最后的一点力吧。

  战事结束得越快,伤亡的人就越少。

  虽然以后启国会成为附属国,但这同那些百姓关系不大,最在乎的,是那些皇族权贵。

  那跟他也没关系了。

  现在想来,当年师父说的真的没错。他啊,没实现鸿志的那个能力。

头疼,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不能显示颜文字,改了一下简介,结果上面全是问号,搞得我现在看到简介就好想笑啊。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