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4章 亲征(三)

按照史书记载,此时南匈奴,也就是并州五部匈奴一共5万余户,约20余万人,散居在今山西北部、西部、中部等地区。

  其中左部位于离石(今吕梁离石区),右部居住在祁县(今祁县,属山西省晋中市),南部居蒲子(今隰xí 县、蒲县一带,属山西临汾市),北部居新兴(今山西忻州市),中部居大陵(今吕梁市文水县东北)。

  当然这也算是曹操的锅。东汉末年,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去朝觐汉献帝,被曹操扣在了邺城,呼厨泉单于最终客死他乡,南匈奴就此彻底亡了国。曹操令降服的南匈奴分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散居于并西一带,挑选匈奴贵族为各部部帅,又委派汉人做各部司马进行监督。之后的一百年,这个制度虽然有大大小小的修改,但总体上被魏晋两朝延续了下来。

  太康年间,晋武帝将“部帅”这个有异族色彩的称谓改为汉人的官名“都尉”,晋武帝的用意大概是淡化民族差异,让南匈奴在他的治下驯化成汉人。晋武帝当然不会想到,仅仅数年之后,随着他撒手人寰,盛极一时的西晋王朝马上四分五裂,正是这匈奴人烧起了第一把战火,将其两个子孙活捉,虐待而死!

  为什么说是曹操的锅?

  这匈奴虽然分为五部,目的是分而化之,可惜这分的不明显,为何不分为十部、二十部,况且这左部、中部、右部三个大部落,几乎是接壤,离并州最大的城市晋阳(也就是今日太原)也非常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很容易就结成一团,对晋阳造成威胁!

  这南部匈奴就更过分了,直线距离到洛阳不过200公里,骑上战马也就是一天一夜不到的时间!

  这些地方都位于并州腹地,土地肥沃,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大好河山让于匈奴人放牧,为了一时的政权安心,却是损失后代的利益!

  况且这匈奴人是天生的战士,不明白曹操为什么征调组建一支匈奴降兵为自己征战呢?不仅是可以减少南匈奴的精壮人口,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要知道,曹操征战乌桓后,可是征调了不少乌桓降兵,建立了闻名天下的乌桓突骑,为他征战天下,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曹操的无数次大小战役,官渡、白马、延津、仓亭等,都见不到匈奴人的身影!

  可以说是放任五部匈奴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延续匈奴人几千年的发展体制,无非是草原小了点或者没了,部落小了点,气候暖了些!

  这也导致了几乎100年,内迁的四代、五代后代都出来了,这些匈奴人依旧是保持自己语言、文化、传统,汉化的效果微乎其微。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