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38章 三七和棉花

马玉虽然不懂医术,但是对后世妇孺皆知,闻名远扬的云南白药、三七粉,可是非常熟悉,这可都是跌打损伤,治疗外伤的神药啊!

  云南白药肯定是不能多想了,那是近代发明的,是由一系列中成药合成,配方可是国家机密。可是这三七粉,肯定在西南之地,到处都是的。若是能将移植到中原来,再直接收购一批来,对于治疗外科,肯定要比现在这种价格非常昂贵的所谓金疮药效果要好。

  马玉已经问过了王平等医官,郭璞等博学多识之人,也问过了,他们都不知道,闻所未闻。

  这三七仅产于我国西南部,而此时云南远离中原,刚刚纳入中原版图不久,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定西南,云南算是真正意义上纳入中原版图,蜀汉被灭后,云南也就纳入了晋国的版图。

  这三七,在当地民间应用的年代应该非常久远,三七作为血症创伤、滋补强身之药,代代相传。但是直到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始载《本草纲目》一书中,使其广泛流传。

  中国古代的产权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故一种良药由隐秘至公开使用,无疑是有很长时间。《本草纲目》载:“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痰血淋漓者,随即嚼烂冠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原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症”。

  这三七,肯定要比现在这种金疮药效果要好,成本更是可以大大减少,毕竟是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工序了!对于提高军卒治疗效果,减少军卒伤亡,甚至是整个民间将有巨大的帮助!

  还有这棉花,也是中原急需之物。现在的棉花都是西域而来,价格昂贵不说,产量低,运输时间长。

  东汉末年以来,这一次小冰河时期,气温大降,这也是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中原向来都是单衣,如何能抗住这严寒。

  难怪是东汉末年以来,伤寒瘟疫爆发,人口剧降,中原太需要棉花了!

  按照正常历史进程,中国到明朝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明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棉花开始渐渐推广起来。

  马玉也是看到了那个叫李赟的少年郎军卒,捆绑伤处的绷带竟然是麻布,才想到了这棉花!这个时候若是有棉布,肯定会更舒服一点,这康复率也会更高一点!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