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4章 单车刺史

刺史,最初是监察之官,汉初置。正式将其列入历史舞台的正是汉武帝,他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

  刺史秩六百石。所察之对象则为二千石之太守。武帝之意,以为断进之士勇于任事,故用低级官监察高官。这和东汉所置的北军中候一样,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五校尉秩均为比二千石,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汉及汉后各代,常有其例。魏、晋改以领军(西晋初为中军将军),已经由监察官变成了五校尉的长官了。

  这刺史同样如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刺史实际已为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

  魏、晋刺史有领兵、单车之别。领兵刺史顾名思义,领兵刺史多加将军号,任重者称使持节都督(某某等州)诸军事(任一州的刺史,同时都督数州军事),次为假节都督(某某等州)诸军事”。

  比如刚刚被马玉免职的司马腾,官职全称为持节、宁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

  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用后世话来说就是钦差大臣,权利极大。汉朝、魏朝的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到了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

  这宁北将军也不是杂牌将军号,可是正号将军,位在东中郎将之上。

  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单车”即不领兵之意,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地位十分低下。如王敦、王导的叔父王彦的兖州刺史就是单车刺史。到南北朝时,单车刺史被取消,刺史兼领军政趋于制度化。

  因此这领兵刺史军民都管,其实就是一方诸侯,封疆大吏。晋初皆是皇亲国戚,司马家的子侄只要不愣不傻,基本都做过,也有极个别异姓是司马炎宠信的亲信。

  如卫玠的爷爷卫瓘曾任职过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兼任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张华任职过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又兼任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王浚发迹的职务是从宁朔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

  司马炎千方百计地算计,让自家人镇守要地,最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司马家虽亡于匈奴,归根结底其实是亡于内乱。

  持节都督镇守一方,也是后来割据地方的“节度使”之前身。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