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四五章 君子报恩

  历史必然与事在人为!

  谢逸突然想到了这个严肃的问题,原来一直觉得自己只是这段初唐历史中的过客。

  只要把握住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站好队,将来必可立于不败之地。

  一定是这样吗?

  此刻,谢逸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只是个看客,而是这段历史真实的参与者,甚至已经发挥了作用和影响。

  如果没有自己,李治或许已经死了;如果没有自己,大唐不会有再无饿殍的粮食;如果没有自己……

  自己不是个无名小卒,是大唐的淮阳县伯,弘文馆学士,还是晋王府长史。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自己,朝堂上起了不小的风波,这些已然不仅仅是蝴蝶效应了吧?

  历史的进程可能因为自己的到来和参与而改变,李承乾不一定会被废,李治不绝对会是将来的唐高宗。

  一切都存在变数!

  那么再想稳靠李治这棵大树,以待来日,恐怕是不行的。

  因为存在变数,所以将来的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如果只关乎地位荣宠倒也无所谓,但如今已然关乎身家性命。

  得罪了当朝太子,国之储君,将来会有好下场吗?

  为将来的安危计,似乎该“事在人为”,动摇东宫,或参与动摇的行列中……

  这种行为似乎很不地道,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但在生存、地位、名利财富面前,节操似乎不重要。

  顷刻之间,谢逸突然明白了,历史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孤注一掷参与到党争之中。有时候甚至赌上身家性命,参与兵变,谋反,叛乱中。

  是火中取栗,但并不全是富贵险中求,有些人或许和自己很像。是不经意间被逼迫到一个位置上,避无可避,想要安然度过危机,保住荣耀地位,便只能孤注一掷。

  谢逸不由轻叹一声,自己眼下似乎就处在这个一个情境下。

  不经意间得罪了太子,哪怕中间有误会,恐怕也很难解开了。按照寻常逻辑,将来太子登基,不会有自己好果子的。

  指望李承乾一笑泯恩仇,既往不咎?恐怕很难,这位太子殿下似乎没有遗传其老爹宽广的胸怀。

  所以似乎只能……

  谢逸心中泛起一个“惊涛骇浪”的想法,然后轻声问自己,也许正有人希望自己如此吧?

  这件事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大概就是这也想的。

  究竟是在幕后捣鬼呢?仔细想想,或许不能有证据确凿的答案,但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并不难。

  比如这次主要对自己喊打喊杀的人是东宫麾下,河间郡王府和京兆韦氏的人;当然了,其中也有几处比较耐人寻味的细节。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