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三百十九 银票

武昌大市场,年后姚光宗刚刚到达,恢复营业,就迎来一位南京来的大客商陈晓阳。一番交谈后,双方竟然都和向知府很熟悉,这让姚老板感觉生意达成的希望更大。

  陈老板也是听说姚光宗刚从四川运来一批上好的黄连和天麻,这才慕名而来,陈老板的需求量也很大,每样三万斤。

  外加南方出产的肉桂,砂仁,新会陈皮,交易额加起来能有三千两之多。

  开门见喜,这是个好兆头,说不定今年就能来个大丰收!

  这让姚光宗心里非常高兴。

  陈晓阳也是个豪爽的性子,交易谈判非常顺利,不过在交割银两时出了点小问题。

  那就是彼此双方对银锭的含银量产生了分歧。

  因为陈晓阳拿来的都是私人银号铸造的银锭,姚光宗认为银锭的含银量不足,需要陈在补贴些银子。

  而陈晓阳则认为他拿来的银锭,都是有银号盖了图章的,含银两绝对足够,不必再补贴银钱。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争执不下

  尽管姚光宗和陈晓阳争执不下,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感情和交易。他们彼此双方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属于常见之事。

  因为这时候的银两含银两的确非常混乱,皇宫大内和各级官府铸造的银锭,并盖有戳记的,在市面上就很受欢迎。

  原因无非就是含银量足够,像皇宫大内铸造的银锭,含银量一般都在95%以上。而私人小钱铺子铸造的,含银量一般都低于93%一下。最低的只有85%左右。

  这其中就会有价值上的差异,千里奔波只为财,商人们是容不得这些许的差异。

  既然争执不下,陈晓阳建议:“不如去城里的汇通钱庄,让他们来做个公道。”

  汇通钱庄有钱,可以说富的流油,而且做事也公道,尤其是该分号的掌柜许永江他对银两的鉴别很有一套。

  双方各自上马车,直奔城里的汇通钱庄。

  待姚光宗走进钱庄雅致考究的贵宾室,赫然看到老朋友老潘也在,而陈晓阳看到他的老朋友林德全也在。

  陈晓阳:“你们也是为了银锭而来?”

  林德全说他这次看重一批上好的楠木,可带来的是温州小银号的银锭,这边潘老板坚持要补贴,“这不,找许掌柜做老娘舅给评评理。”

  许永江让两拨上下家各做一边,银子就放在茶几上,伙计给四位老板奉上香茗,他则在细心的鉴定。

  一会时间,徐老板说:“陈林二位老板带来的银锭鄙人都看了,林老板的确实含银量差点,不过差的不多。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