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三章 安邦在德不在险

心情激荡的来在汴梁城前,李小鱼他们每个人的都心情都很激动,充满了期待。

  因为这就是汴梁城了啊,是整个古代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远超之前什么盛唐的长安城洛阳城。

  不说别的,光是人口就是碾压式的超越,因为唐代的长安城最繁华时人口也只不过刚刚接近百万万,而汴梁城却早已突破了百万,足足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这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个小农经济时代,想要供养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城市,真的困难至极,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也由此可以说明,汴梁城的繁荣程度,以及此时的宋朝到底有多昌盛。

  虽然军队的战斗力是弱了一点,但是,不可否认它经济上面的成功,至少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远远的,甚至都还没到城前,李小鱼他们就是看到,一座巨大的城池是横亘在了前方,这是一座雄伟的巨城,外城方园足有四十余里,高达十多丈,连护城河都有三十多米宽,令人震撼,有着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而且护城河的两岸遍种杨柳,“粉墙朱户”,不过却禁止行人往来行走。

  城墙除四正门留有宽阔的御道外,东城西城北城还设有各种城门水门,皆有重兵把守。

  因为汴梁城内运河发达,几乎可以说是一座水城,用东方威尼斯来形容也绝不为过。

  毕竟想要供养这样一座繁华巨大的城市,靠陆运是不可能的,全靠漕运,将整个天下的物质都通过发达的水系调运过来,才能维持汴梁城的正常运转。

  不过说了这么多汴梁城的好处,它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相反,还有十分大的弊端,甚至这个弊端,就是导致了北宋亡国的诱因之一。

  那就是汴梁城虽然水系发达,将全国各地都通过漕运连接起来,但是,它却是处在平原地带,根本无险可守,因此,在当初确定汴梁城为都城时,还经受过一番很大的波折呢。

  因为在最开始的公元960年,太祖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后,汴梁其实并不是建都的首选。

  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是考虑到汴梁城“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于是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可这一句话,却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反对,特别是晋王赵光义,都是力阻迁都,导致迁都计划搁浅,不然,说不得后世的北宋又是另一番景象。

  要知道这自古以来,作为王朝的统治者在选择都城方面,都是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来权衡考虑的。

  首先,在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