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471章 大运河的考量

开凿大运河,是杨沐这几年来,日思夜想的心愿。

  实际上,自从迁都之后,苍国的运河开凿就一直有条不紊的运转。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许多零零碎碎的河道,都因为运河开凿计划,被联结在了一起。

  但是,进程比较缓慢。

  主要是因为,开凿运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譬如设计和开凿,各项设备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多相关的人才。

  培养人才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部花了四年的时间,才培育出了上千名专业的人才。

  所以,这些年来,整个苍国修建的运河里程其实比较短,大约只有计划中的四分之一的样子。

  当然,相比于其余各国,苍国是走在了最前面。

  推动诸国修建运河,是他一个宏伟的计划。

  众所周知,天下之间水系最为发达的,就是晋国。

  可以说,晋国能够在一次扩张中,跃升为霸主,发达的水系功不可没。

  苍国如果不是因为有水泥驰道和轨道的加持,也无法将晋国比下去。

  在古代,有天然河运和和人工运河两种。

  天然河运给人类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方便,既省力,又经济,一苇之航,只要水力可以胜任,就能随水道所至而达到其沿岸的各地。

  陆地上的运输虽不受河道的限制,可以随意所之,但除开平地之外,山陵丘壑,处处都存在着运输的困难,而且从运输量上讲,车辆和船舶的差距很大,用力也很悬殊,两者比较,自然是河道运输的优点大。

  当然,天然河道的运输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这就是河道要随着地势的高地而定,而且河道有一定的流向和流程问题,距离河流远的地区,就得不到方便。

  这样,就出现了人工开凿运河的办法,来补充天然河道的不足。

  根据杨沐所知道的,中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时代,为了北上中原争霸,就开始开凿了运河,事实上后世很多的河道,都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力开凿出来的。

  在苍国开凿运河,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考量。

  在政治上,运河成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的便捷条件,将粮食与货物等,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

  漕运是维系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的物质基础,分布各地的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都可以凭借漕运作为强大物质后盾。

ตอนที่ถูกล็อกไว้

สนับสนุนนักเขียนและนักแปลคนโปรดของคุณใน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