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口之策(二)--土著之差

但不能忽略的是,澳洲土著和爪哇土著,到底是不一样的。像澳洲土著,还只是以部落的形式生存。过的日子,也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这和步入封建制国家的爪哇土著,隔了一个文明的差距。

  并且澳洲土著,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上,也很不统一。什么艺术文化,也就成了瞎·扯·淡。至于族群认同,就更是天方夜谭的事。

  正是这个原因,同化之策,才那么简单有效。

  而爪哇土著,因产生了自己的族群意识,文化共体。所以同化起来,反而不如澳洲土著那么顺利。因此只有让他们离开爪哇岛,毁了他们的语言文字,斩断他们的根。才能一劳永逸的,将‘爪哇人’的概念,变成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毫不起眼的小浪花。

  再经过时间的洗涤,被埋没在河底深处。

  也是当初大明缺人!不然不会实行人口置换。毕竟人口置换,颇为耗财耗力。比如转移他们,就需要大量船只。否则茫茫大海,游都游不过去。

  虽说这费用,最终还是会记在爪哇土著头上。但一开始,都是由大明垫付的。那钱财,也就海了去。

  另外还有粮食!即使大明没想对爪哇土著多好,但最少,也不能让他们饿·死。不然移一堆死·人,去了也是白去。

  更何况!有文化的族群,和没文化的族群,是两个差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种地。像澳洲土著,他们种地,还要让大明来教。而那些爪哇人,有相关耕种经验。让大明,省了很多精·力。

  至于效率,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一个熟手和一个新手,孰强孰弱,一眼明知。

  所以直到现在,爪哇岛都没恢复到从前的生产水平。好在受清国白莲教的影响,大批汉人,正陆陆续续的,被安置到爪哇岛。估计要不了一两年,就能形成生产力。

  但恢复到人口置换之前的水平,还要很长时间。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

  大明在南洋实行的人口置换之策,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像苏拉威西岛,就不如爪哇岛严厉。上面除了城镇、沿海等地的土著被清空,偏远一些的内陆林区,就依旧保持原样。并且大明还以官方形式,给那些土著划分领地。

  让他们不得任意越界、随意兼并。就是起了冲突,也只能报告给当地的司法机构,请他们仲裁。另外在城镇做工、和大明人做贸易,也有很详细的规定。

  当初为了让岛上的土著服从,可没少杀·人。后来在血的教训下,这些土著,总算是乖觉了。

Capítulo Bloqueado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