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府(七)议会制度

在地大物博的大清国,人口突破一百万的城市,是一个都没有。就是最紧要的京师,也只有六七十万人。

  而这大明的新山城,还算不上什么紧要的地方。却有一百多万人口,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也是丰绅殷德是外来者,所以不知道,这新山城的人口暴涨,其实是近两年的事情。一个因中南半岛,内战连连。造成大批暹罗人、缅甸人、马来人,涌入大明。

  这新山作为前哨,自然接纳了更多移民。

  另一个是新山城的人口政策,相比大明本土,更加宽松。尤其是那两个月的无籍居留权,让很多偷·渡来的百姓,都避免了,即刻被驱逐、被收监的命运。

  并且得益于南洋十字路口,联通东西的区位优势,新山的经济发展,就像坐火箭似的,蹭蹭蹭的往上涨。需要的人力,也是水涨船高。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刚来新山的移民,就很容易被移民机构接纳,然后经过短暂的培训,获得就业岗位。

  不仅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资金,还能在新山,安定下来。

  只是因移民新政的规定:没有一定的年限和居留资格,外来移民,是不能获得大明国籍考试的资格。所以新山城的百万人口,有近半是没有大明国籍。

  并且这些没入籍的移民中,还有一部分比例很大的商人。

  对新山这座拥有重要区位优势,又极为年轻的新城市来说。这些外来的商人,比那些普通移民,更加重要。

  因为这些商人,大多是来自亚欧两洲。分散到特定的地域,就是西欧的英国、法国,西亚的波斯、土耳其,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缅甸、暹罗、真腊、越南等国。

  他们在自己的母国内,都算是有钱的主儿。不仅掌握了丰厚的经济资源,还有一定的人脉和关系网。

  单论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来到大明后,他们的家产,也都跟着转移进来。算是无形中,为大明带来了巨额财富。

  并且因大明大力扶持民间手工业和轻工业,使得这些商人,又从本国,招揽来一大批手艺精湛的工匠。在保证他们生意兴隆的同时,也让大明,获得了某种技术上的提升。

  商品的竞争力,也更加明显。

  像有名的波斯地毯,就因大量波斯商人将制造技艺带到大明,成功的实现本土生产。并受大明工业革新、科技进步的影响,技艺上,更加高超。

  再因大明集约化、流水线似的工业生产模式,使得波斯地毯的成本,更加低廉。商人获得的利润,也翻了数倍。

  要知道,商人都是逐利的!

Capítulo Bloqueado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