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这块,刘氏的两个闺女倒是很快就跟大安小安玩到一块去了。
老杨头还是一动不动的坐在凳子上,屏住呼吸等待着大胖孙子的降临。
杨华梅站累了,抱着旺财坐在边上的一块滚条石上打瞌睡。
杨若晴把猪圈铲得干干净净,又把鸡窝里老母鸡新下的蛋给捡了。
回屋去,给杨华忠倒了一碗茶。
然后她拿着竹扒出了屋子。
过了晌午,距离傍晚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
她想趁着这点功夫,去村后树林子拢些松毛家来做柴火。
前两日柴禾就断烧了,一直也没空去拢。
这两日烧饭的柴禾,还是棠伢子那天拎过来的两捆。
眼瞅着也快要烧完了,得去拢点。
她是从后院出去的。
后院后面,连着一大片的田地。
这个时节,种下去的麦子和油菜还没有返青,田里的红花草籽也还没有破土。
田地中间,夹着一块面积不大的小池塘。
在农忙季节,这口小池塘里的水可是附近这些田地灌溉的主要来源。
这会子入了冬,上游的河水退了,这池塘也就干涸了。
池塘的淤泥里,一簇簇香蒲傲然挺立。
远远望去,那一根根暗红色的棒子,就跟玉米棒似的。
去树林子要打从这池塘边过,杨若晴停下来摘了一根香蒲在手里。
手指一拨拉,表层的暗红色翻飞开来,露出里面白色类似于绒絮的东西。
吹出一口气去,绒絮洋洋洒洒的飘了出去。
漫天漫地,就跟下了一场绒絮雨似的。
这香蒲,在乡下到处都是。
池塘边,水沟边,有沼泽和淤泥的地方都有生长。
不能用来喂养猪牛鸡鸭,也不能当野菜来吃。
用来当柴禾引火,还嫌它长在水里,湿气重。
村民们都不待见这玩意儿,于是这玩意儿也就越长越多。
只要有水有泥的地方,都能瞅见它们的身影。
瞅着这满塘熟透了的香蒲,杨若晴就像是看到了宝似的,眼睛都亮了。
她赶紧放下竹扒,拿出随身携带用来砍荆棘的柴刀。
脱掉了鞋子就下了池塘。
“嗖嗖嗖……”
“沙沙沙……”
一阵清脆悦耳的切割声后,香蒲连茎带叶被她放倒一大片。
“晴儿,你在这做啥?”
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杨若晴扭头一看,只见骆风棠不知何时站在了田埂边。
他赤脚穿着一双草履鞋,裤脚卷到了膝盖处。
肩上扛着一把铁锹,手里还拎着一只木桶。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