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三十五章,蔡琰喜欢曹操

“家人?”

  蔡琰摇了摇头,脸色变得有些苍白,柔弱的身子随风一吹,衣裙轻舞,似乎随时都要跌倒。

  见蔡琰脸色难看,陈削想伸手扶她一下,手眼看就要搭在蔡琰的肩头,陈削又收了回来,仅仅这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蔡琰的心田,已泛起一阵涟漪。

  蔡琰稳了稳心神,也不隐瞒,“我是蔡侍郎蔡邕的独生女儿,我爹爹已经死了,我丈夫也死了…”说着,蔡琰就把自己的过往经历说了出来,这些事情一直压在她的心头,虽然还对陈削有所警惕,不过,蔡琰实在承受不住了,迫切的想找个倾诉。

  蔡邕,被朝廷流放十二年,而蔡琰的童年就是跟随着父亲一起在外流浪。

  事情的起因,还在汉灵帝的身上,汉灵帝刘宏喜爱文学,曾经写过《皇羲篇》五十章,招引了不少擅长文赋、书法的书生侍制鸿都门下,而蔡邕又是这些人所尊崇的导师,汉灵帝对他颇为客气。

  时值东汉朝廷穷途末路的时候,蔡邕非常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多次上书皇帝,陈述利弊,指名道姓地揭露一些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

  汉灵帝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不但没有重视蔡邕的上书,反而把蔡邕上书的内容泄露出去。这样一来,那些贪官污吏就恨透了蔡邕,大臣杨球诬陷他“仇怨奉公,议害大臣”,把蔡邕抓了起来,并判了死罪。幸亏朝中有正直的大臣出面维护,才使蔡邕幸免一死,死罪虽免,活罪难逃,蔡邕被戴上枷锁,流放到朔方郡西安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去整整十二年,蔡邕的童年,可想而知,冷眼,讥讽,苦难,绝望,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

  蔡邕是东汉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并精通音律。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享有着很高的威望。流放之前,家里常常是宾客盈门,且多是文人雅士,流放之后,不少文人贤士敬重蔡邕高尚的德行威望也纷纷出手帮助。

  虽然童年很苦,可苦中有乐,在父亲的熏陶下,蔡琰才学过人,精通音律,小小年纪,就成了远近有名的才女,不但有才,品貌也为人称赞,蔡琰就像水中的荷花,出淤泥不染,才高气傲,圣洁高雅,身份虽然不高贵,但丝毫不影响她那清冷脱俗的高洁之气。

  灵帝死后,董卓弄权,谁能想得到,在外飘零多年的蔡邕,居然会被董卓请回了洛阳。

  陈削听到这里,有些不解,“你父亲难道贪图董卓老贼的权势吗?干嘛向老贼低头?”

Capítulo Bloqueado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