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注释】

●第一章:

  ★泽薮(sou,三声):大泽,也就是大湖泊。

  宓池、呕夷:均是河名。

  涞:涞水。

  ★姓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具体的意思来说,就是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同姓既是同祖先。而氏则是姓的分支,最少古代是如此。

  而在夏商周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举个例子。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

  这里的赵氏其实就是赢姓的一个分支。

  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史记》

  而赵氏的始祖则是伯益的后人造父。嬴政就是这一血脉传下来的。

  具体,感兴趣的亲们可以自己查阅一下姓氏的资料。顺便一提,秦汉之后,姓氏就合二为一了,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只不过在称呼上,还是会稍微分一下。比如赵氏家谱,而不是赵姓家谱。

  ★李彦和颜云:

  为苏州评话三国中的杜撰人物,李彦为枪神童渊的结义兄弟,两人一同娶了冀州的颜氏姊妹为妻,颜云为姊妹中的大姐。

  ★家主:家族的族长。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关于这个名称,我纠结了很久……或许是因为处女座的病又犯了吧……在查了一番后,族长,在周代应该是地方官名。

  《仪礼·士丧礼》中,族长莅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这句话,东汉郑玄的注释为司掌族人亲疏者。

  另外《荀子·乐论》中,也有提到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这类的话。根据梁启雄(梁启超胞弟)的注释,当时是以百家为族,二百五十家为长,算是一个单位名称。

  至于宗长什么的,实在是查不到了,所以本书均以家主来称呼一族之长。

  ★豪右:专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包括地主、普通士族。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李贤注:“豪右,大家也。”----《后汉书·明帝纪》

  而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沛,各遣家驰骑告子弟,使各自检勑。----《三国志·魏书十五·贾逵传》

  注:关于士族一词,从我查阅的资料来看,最早应该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期间。

  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撇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颜氏家训》

  另外,还有一个名词为世家。世代皆有人做官的家族,比如袁氏。

  “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世家,谓世世有禄秩家也。”----《汉书·食货志下》

  ★徒附:徒附是东汉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世家豪强隐庇下的依附人口,豪强田庄里的主要生产者。比奴婢要高一级。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李贤注:“徒,众也;附,亲也。----《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我、吾、余、姎:均为我的意思。

  吾:属于谦称,有自谦、自贬之意。多为下对上、幼对长、同辈之间使用。

  姎:女子自称,等同于吾。

  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对外人使用时,有自大、自傲不礼貌的意思。比如应该是谁敢与我一战,而是谁敢与吾一战,因为对敌人不需要谦虚。同时,又比如我大汉云云,这里也应该用我而不是吾。

  一个则是上对下,长对幼。比如将军对小兵可自称我,家中长辈对家中后辈可自称我。因为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里都没有必要使用谦称。另外,如果是非同一家族或者不熟的长辈与后辈,且都为白身,则按照双方的名声、熟悉程度、敬重与否自称吾或者我。

  另外,我也可以在夫妻之间互称使用。

  余:多用于书面语。

  ★汝、尔、君:均为你的意思。

  汝:多用于较为熟悉的同辈,或者上对下。

  尔:多用于书面语。

  君:敬称,多用于下对上,不算太熟的同辈,或者需要用到敬称的地方。

  顺便一提,汉朝应该没有你这个字。

  ★老媪(ao,三声):年老的妇女。《说文》之中记载,媪:女老偁(cheng,一声)也。偁:扬也,从人爯(cheng,一声)声。这个女老偁就类似于女老人家的意思,也可以用做杨媪(类似杨老太太)。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也不知道用的对不对,希望有书友能够指点一下。

  ★县令:汉朝,县户数在万户以上为县令,秩千石。万户以下为县长,秩四百石。

  ★百姓:平民。

  说说称呼的变迁史。

  在春秋战国之时,百姓乃是代指贵族,所谓百官百姓就是如此。这个时候,百姓的称呼应该为庶民。庶,众多的意思,庶民也就是众多的人民,并不算是贬义。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后来庶民这个词也一直保留着,不过多多少少带上了意思贬义。

  楼船将军杨仆坐失亡多免为庶民,左将军荀彘坐争功弃市。----《汉书·武帝纪》

  在秦朝时,改为了黔(qian,二声)首。因为黔字从黑,秦始皇自为水德,均尚黑。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百姓很难估算。不过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在东汉时应该就已经开始使用百姓作为对平民的称呼了。

  赤眉平后,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东观汉记·樊崇》

  东观汉记乃是东汉的卢植、蔡邕所修,这应该是最靠谱的了,毕竟本书背景就是这个时代的。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上古时代就已经订立,汉朝汉武帝时进行完善,名为《太初历》。

  ★月份:使用的为农历月份。即立春、雨水季节为正月。而如果是阳历的话,立春一般在二月。

  ★令贤:对他人之妻的敬称,出自战国时期关于晏婴之妻的一段故事,被称为内助之贤。

  ★族兄:同高祖父,曾祖父的兄弟的后代,与自己同辈。同理,比自己长一辈的可称为族父,也可具体为族伯父,族仲父,族叔父,族季父。

  顺便一提,如果超过四人,导致伯仲叔季排不下的话,那么统一称为叔父。

  ★关于汉朝时间单位: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2小时=四刻,每刻=30分钟=三盏茶,每盏茶=10分钟=两柱香,每柱香=5分钟=5分,每分=1分钟=六弹指,每弹指=10秒=十刹那。

  ★关于本书中的人物年龄:绝大部分以百度百科为准,如百科没有年纪的,则以游戏《三国志13》为准,个别人物的年纪为了配合剧情会稍加修改。

  ★羽觞(shang,一声):汉代饮酒工具,类似小碟子

以后的注释,除了个别可能会引起巨大争议的之外,其余都会积攒到字数较多的时候一起发。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