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29章 下马威

辽国有五座京城,不过他们的皇帝却不在任何一座城池当中。

  为了保持祖先游牧的习惯,辽国有一种名为“捺钵”的习俗,捺钵是契丹语,翻译汉语,大约就是行宫,行营的意思。

  按照辽人的说法,他们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春捺钵设在便于放鹰捕杀天鹅、野鸭、大雁和凿冰钩鱼的场所,最远到混同江和延芳淀。夏捺钵设在避暑胜地,通常离上京或中京不过三百里。

  秋捺钵设在便于猎鹿、熊和虎的场所、离上京或中京也不很远。冬捺钵设在风寒较不严酷而又便于射猎的场所,通常在上京以南至中京周围。辽帝在四时捺钵驻留的时间长短不等,每处长则两月左右,短则不满一月。

  一言以蔽之,辽帝每时每刻都在打猎之中,居无定所,为了处置庞大的帝国事务,捺钵就显得非常重要。

  凡捺钵,所有契丹大小内外臣僚以及汉人宣徽院所属官员都必从行。汉人枢密院、中书省等南面臣僚则只有一二人相从,其余宰相以下在京都居守,处理公务。高级官吏的除拜,中书省以堂帖权差,等待皇帝主持的北南臣僚会议最后批准,然后出给诰敕。

  这种会议,每年在五月纳凉和住冬时节举行。捺钵的禁卫法制十分森严,毡车为营,硬寨为宫,贵戚为侍卫,着帐户为近侍,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轮番为宿直,以警卫皇帝的安全。

  王宁安从幽州出来,前往的就是中京方向,辽帝的捺钵就设在那里。

  这一路上,王宁安充分展示了他的忽悠天赋,到处和辽国的贵胄谈生意,做买卖,最初还都是王宁安撒钱,可是渐渐的辽国的贵胄就像是疯了一样,对于大宋的商品,一个个垂涎三尺,不惜重金,也要购买。

  王宁安向他们表示,平县的榷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完全平等贸易,官窑瓷器,皇家的织物,最精致的家具衣料,经史子集,应有尽有。

  辽国官吏商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代理大宋物产。这帮人还不明白,王宁安就亲自示范了一次。

  比如他手上有一万匹上好的丝绸,辽国朋友感兴趣,就可以竞标出价,谁的价格更高,这一万匹丝绸就是他的。

  买到了手里,可以自己穿,也可以贩卖到国内,还能通过商人,贩运到西域,乃至更远的地方,赚取暴利。

  王宁安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在平县榷场购买大宗商品,价格甚至略低于大宋境内的价格,运到辽国,就能翻两倍,如果运到了西域,立刻十倍不止!

Capítulo Bloqueado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