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九十九章 广设中小学 讲故事

李忱让吕洞宾退了下去,心内盘算着。他把普建中小学笑得事情,交给了道家去办,让道观附设中小学校。

  别忘了,唐代寺庙本来就有设立学堂,当初李忱在寺庙中,还当过一阵子的起蒙班教师。设立在道观,这样老师有了,地点也有了,只需要教材,马上就可以开学了。

  吕洞宾沉吟了下,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虽然道观最初没这打算设立学校,不过也不是不能设立,反正所有道士,识字是最基本得。

  李忱小学校主要得目的,就是扫盲,教会一些基本算术,一些很基础得天文物理课程,为中学校还有技职学校打好基础,也不求多高得学问,能照本宣科就好。

  这学校根本不求什么学生能考上进士什么,对学问要求根本不大。吕洞宾觉得这不难办,只要朝廷有教材,给地方得道士、道童,作些培训,不要连照本宣科都念错,就没问题,他就答应了。

  吕洞宾,李忱不知道他是不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得吕洞宾。会选他,还是冯惟良推荐。李忱甚至最初不知道有这个人。

  会选他,除了他对道家典籍,颇有研究外,就是他功名心思比较热切。他曾经几次考过科举,可惜都落榜了。也就是这样,才会去学道,还学有一点成绩。

  会推荐他,也就是这个人心思比较热切,冯惟良自认为是闲云野鹤,他的几个弟子差不多是如此,算是技术人,帮忙参与编篡典籍,研究道家经典还成,真要管人,他受不了。

  李忱本来也就是抱着试用得心态。后来觉得,这吕洞宾还成,管理起来井井有条,不负他所期望,便正式用他了,如今也把普及教育这责任,交给道家。

  财政困难,又要推广教育,这种事情越早越好。凡事,该做就做,不要拖。他已经耽误了些时间,其实一上台就该做了。

  人们总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这事何尝不是。当初日本人战败,敢把全国财政收入一半,拿来办教育,连公务员薪水都发不出来,他岂能用财政困难这里由推托。

  再者,他思考良久,觉得自己进入一个误区。办教育,最重要得是什么?不是教室,是学生,是师资,是教材,教室反而是最末端得。

  中国人办学校都有一个误区,海峡两岸都是如此。总是把钱花在一些硬体上,设备要最好,教学楼要最大、最新、最美观。校园占地要大,诸如此类。

  可是,这些是教育需要的吗?最重要得是,要有学生,要有老师,要有教材。他把钱花在建学校,有什么意义?哪里学校不是学校,为什么学校一定要富丽堂皇。

Capítulo Bloqueado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