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延英殿会议,则是在昭义镇大势已去,可以说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召开的。
朝臣还是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同意接受郭谊的请求,以杜悰为代表。一个是李德裕为代表坚决反对接收郭谊的请求。
杜悰:“陛下,既然昭义已经改邪归正,就应当接受郭谊请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郭谊主动归附朝廷,而且为了表示诚意,诛杀逆贼首领刘稹。朝廷既然能接受昭义镇其他部将归降,而且给以优厚的奖励。为什么不能宽恕郭谊,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臣恳请陛下准予郭谊的请求。”
杜悰作为户部尚书,他巴不得天下太平,兵马已动,粮草跟进。他为了筹措粮草,头发又白了不少。他容易吗!他!
李相:“陛下,臣对于杜大人的观点持保留态度。昭义之乱,是起因刘氏家族想要世袭。可是根据臣的了解,当然臣对于刘稹的了解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昭义部将的说辞,还有臣跟进昭义平叛这段时间,臣对于刘稹的了解。臣的结论是,刘稹小儿就是一个不能成事的糊涂小儿。昭义镇时至今日,所有的决策不过是郭谊等人在幕后操纵,刘稹在前台当提线木偶。”
杜悰出言打断他:“刘稹已经过了弱冠之年,不是稚龄儿童。”
李相:“刘稹不是幼童,但刘稹是被郭谊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蠢材。郭谊打得如意算盘,若是谋反事成,那么他会借刀杀人从刘稹手里夺过昭义的控制权。如果谋反事情失败,他会杀掉刘稹,以平叛功臣自居,向朝廷邀功。杜大人,试问,若是成全这样奸佞小人的诡计,天下还有公理吗?不给这样的奸佞小人以惩处,无以收服人心。”
武宗:“朕赞同李相的看法。郭谊人人得而诛之,朕不会放过像郭谊这种倚靠伤害别人的利益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恶人。更不会让这等恶人从朕手里讨得功名利禄。”
李相:“陛下,臣当年听过昭义一段闲话。是说在路州,有一位路人坦胸露腹躺在集市上,逢人就说,石雄带着七千士兵来了,石雄带着七千士兵来了。市民都深为怪异,觉得这个人的话说的好奇怪。事情传到刘从谏耳朵里。刘从谏大为恼怒,派人去把路人杀掉。臣以为,看似怪诞的一件事,如今派遣石雄率领七千人开进路州,应和当年的这段闲话。”
武宗:“准奏,李相起草诏书。”
郭谊每日在府衙等待朝廷的使者前来,奉上斧钺。等啊等啊,等的眼睛都绿了。上表呈送一段时间,朝廷却不闻不问的态度。
石雄驻扎在距离路州一百五十里丘县。朝廷使者张仲清来到丘县,石雄接了圣旨。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